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构成,为剖析世界、变革世界提供科学指引与实践路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与创新发展进程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与方法,深度探索其转化途径,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与显著的现实意义。【详情】
广府非遗、国潮巡展……在近日举行的第137届广交会上,来自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韵味。广州榄雕、新桥洋篮、掐丝珐琅、真丝绒绣等非遗产品,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目光。【详情】
青砖灰瓦里刻画着历史年轮、勾勒着岁月的痕迹。在胡同里流连,亲手触摸老北京越来越清晰的纹理,漫步其中,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烟火气。驻足于四合院的大门前,静立门前的石墩与精美绝伦的门簪,不禁令人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俗语——“门当户对”。“门当户对”不仅是一个俗语,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来谈谈“户对”。【详情】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涵盖政治、教育、社会伦理、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在此,笔者提要钩玄,以期抛砖引玉。【详情】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植根的文化沃土。【详情】
2025年4月30日9至11时,我们将迎来本年度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今年共会出现3次“蛇年蛇月蛇日蛇时”,这一有趣现象是基于我国传统干支和生肖纪法标记年、月、日、时而形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