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5-11-16
作者:武 寅 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2014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
【推荐书评】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学术普及之力作
将中国历史演进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坐标系中,便于读者准确把握中华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同时启发读者以全球史的视野对中国历史进行思考。
近几十年来,国内虽然出版了大量世界通史教科书,但多针对专业读者,公众难以卒读。由于过去学术普及在业界得不到认可,往往不受学者重视,导致迄今为止外国历史知识的普及进展迂缓,可供公众选择的严肃读物寥寥无几。而流行于坊间的诸多“演义”,往往肆意歪曲历史,误导读者。推出严肃活泼的通俗外国历史读物,已经成为中国世界史学界和出版界责无旁贷的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国内多位知名学者,适时推出《简明世界历史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该书于2014年岁末出版,简明扼要地呈现了人类史前时代至21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全书将人类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4部分。上古部分,编者梳理了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等地区的古代文明;中古部分,勾勒了欧亚大陆不同区域、美洲、非洲的文明演进,叙述了阿拉伯、蒙古和奥斯曼三大帝国的兴衰;近代部分,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确立、向全球的扩张及其影响;现代部分,则概述了20世纪世界格局的重大演变。
《读本》集国内一流世界史专家之力共同完成,由武寅主编,郭小凌、侯建新、刘北成、于沛等分别编撰上古、中古、近代、现代部分。全书去芜存菁,叙议结合,提炼准确,在编撰方面具有如下创新。
首先是编撰体例的创新。《读本》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汲取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吴于廑教授的整体世界史观,将横向与纵向发展结合起来,展示了世界历史由彼此隔绝到互相交往,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程,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该书以15、16世纪的环球航行作为近代史开端,强调环球航行打破以往世界封闭隔绝的状态,全球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因为世界市场的开拓而愈加紧密。通过梳理商业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缘起、发展及其最终确立。这种分门别类的写法,以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体现了唯物史观在全书编撰中的指导地位。
重视自然的影响
较已出版的世界通史著作,《读本》更加重视历史上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吸收了环境史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典型例子莫过于将“全球物种交流”作为单独一节加以探讨。
“全球物种交流”是美国环境史学家克罗斯比在1972年出版的《哥伦布交流》中提出的重要命题。该命题突出生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强调动植物、微生物是影响近代以来新旧大陆不同命运的关键因素。在克罗斯比看来,白人殖民者携带的病菌,给印第安人带来灭顶之灾,为白人殖民者征服美洲铺平了道路。这一观点在1986年《生态扩张主义》出版后,得到欧美学界的认同,并被写入西方世界史教科书中。该观点强调自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丰富了人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但也应清醒看到,其客观上有替白人殖民者洗刷罪恶的嫌疑。因此,在应用西方环境史成果时要格外注意甄别。
《读本》关注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全书上古部分有关“史前时代”、“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的章节,均把自然环境作为单独一目;近代部分除设置“全球物种交流”一节外,对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环境污染有所涉及。全书在探讨“新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时,考察了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世人关注的问题。
立体展示中国与世界
编者有意识地把人类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整体,将中国史视为世界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专门论述中国的章节条目包括:“蒙古帝国”、“郑和下西洋”、“中国明清时代”、“近代早期东南亚中国移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等。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标志性事件也被有机糅合进来。比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论述部分有所提及,“新中国的成立”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写法将中国历史演进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坐标系中,便于读者准确把握中华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同时启发读者以全球史的视野对中国历史进行思考。
编者还将“郑和下西洋”与“环球航行”作为单独两节并列。由于各国航海活动的动因有异,关于航海活动的政策存在天壤之别,郑和下西洋并未深刻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而哥伦布航行却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拉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采用中外融合的写法,能够立体展示中国同世界的交往。
追踪时代前沿
《读本》勇于追踪时代前沿问题,汲取了诸多最新研究成果。如,采用弗兰克的部分观点,将“白银资本”作为“近代商业革命”一章的标题,强调东方,尤其中国在明清时期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这种写法是对西方中心论的纠正。除环境问题外,该书还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恐怖主义的蔓延,关注科技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刻影响,对“云时代”和文化安全均有所提及。
当前,我国与全球经济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愈加频繁密切,越来越多的民众有机会走出国门,迫切希望了解世情。普及世界历史知识,成为时代的要求。随着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学术普及日益受到重视。可以预见,世界史的学术普及将迎来生机勃勃的明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高世荣)
眼在远处手在近处
——评《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坊间世界通史类的著述已然不少。抛开多卷本的世界史不论,单卷本的世界通史也有不少,稍早有威尔斯的《世界史纲》,最近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不过他们大多出自西方学者之手,虽然都希望能够阐释人类在世界上的发展,但观点和风格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欧美世界的烙印。出自中国学者之手的单卷本世界史并不多见。准此而论,由武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简明世界历史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该书作者们都是各自领域内的大家,眼界宽阔,对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也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非常有限的600多页的篇幅中,他们尽力展现了世界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世界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如何体现世界历史不同时期的特征,是任何一部世界通史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马克垚先生论及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编纂世界史的实践,认为现在的世界史仅仅是一种“准世界史”。可是,正因为当前的世界史仍是一种准世界史,才需要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学者大胆尝试和实践,努力寻找编纂世界史的新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学者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编纂世界史,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眼在远处 视野开阔
吴于廑先生曾指出:“眼在远处,手在近处,视野要开阔,研究要具体”,是研究世界史的不二法门,笔者深表赞同。就“眼在远处”论,《读本》的处理相当成功。古代部分在概述人类的起源与文明和国家的产生后,依次论述了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重在把握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特征,较好地展现了古代世界各个文明相对孤立发展的基本状况。及至中世纪,中古西欧获得了三章的篇幅,分别涉及蛮族国家的建立、封建制度的一般特征和中世纪的文化成就,随后依次是阿拉伯、拜占庭与东欧、东亚、蒙古、奥斯曼帝国、非洲和美洲,以文艺复兴终篇,既展现了中古时代不同地区文明的不同特征,也体现了人类历史在中世纪时代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加强,形成西欧、东欧、阿拉伯、东亚几大主要中心,以及非洲和美洲相对孤立的状态。
从“眼在远处”的视野要求,近代部分的处理最为人称道。作者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开始,引出环球航行和全球物种交流,第十八章的《白银资本》对白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与影响的概述,形象地展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特征,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为解释中国在近代的后进提供了基本背景。随后的几章主要围绕西方进行,分别涉及欧美现代化的不同方面,思想的变革、近代国家制度的兴起、工业时代的来临、政治民主化等。有关亚非拉的各章,意在说明仍处在农业文明的地区面对西方国家兴起的反应。此时的世界历史,真正具有了世界的味道。承续近代史的现代史,因为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加强,更强烈地体现了世界发展的整体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不过是短暂的和平,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二战中苏联和美国的作用,奠定了40年代末开始的冷战基本格局。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方面有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表现的活力,也有苏联东欧的剧变和冷战格局的结束。然而冷战的结束和美国的一家独大,让多种社会问题在新世纪以不同形式的危机爆发。新世纪的人类虽然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却也不得不面对环境恶化、人口膨胀、恐怖主义、美国文化霸权等多种似乎一时难以根治方案的危机。
手在近处 研究具体
宏观框架的合理,体现了这部世界历史读本的世界性,对具体史实的叙述,则体现了吴于厪先生强调的研究世界史的另一重要方面:“手在近处”。《读本》的主要作者都是各自领域内卓有造诣的专家,基本史实的准确性自不待言。在本文作者看来,《读本》还在十分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汲取和反映了世界史领域的新成就。这里仅举两例说明。
第一个例证是对希腊城邦特征的解说。学界流行的定义: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乡村的国家,突出了这类国家的城市特征。《读本》注意到原苏联和西方学者的成果,指出将希腊语的polis译成城邦“并不准确,因为就城市与乡村对一国的意义而言,农村是希腊列国自给自足理想的必要前提。所以希腊国家都以农为本,土地与债务问题是各邦优先处理的问题。而且,古希腊不存在城乡社会的差别。在一些邦,是否拥有土地反而成为是否具有公民身份的标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同居住地没有关联。此外,希腊还有少数没有城市、只有乡村的波利斯,如斯巴达就没有城市中心,也没有防御性的城寨,斯巴达人认为勇敢捍卫国家的公民躯体是一国最好的‘城墙’”。(第105页)短短几百字,既冲击了传统的城邦定义,也说明了希腊城邦多样化的特征及其与近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区别。
第二个例证是近代部分有关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3页稍多的篇幅内容相当充实。关于美洲印第安人在近代早期的命运,该书用具体的数字和几条生动的材料,把病毒在新大陆的威力,特别是对印第安人的影响,包括对印第安人精神世界的冲击,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另一方面,新世界物种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向欧洲和亚洲的传播,不但改变了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膳食结构,更刺激了亚洲特别是中国的人口增长。值得注意的,该书还提到旧大陆物种如小麦、马、牛、羊等传入新大陆后,彻底改变新大陆人口的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史实(第343-346页)。一来一往,充分展示了近代海道大通和整体化的世界影响。而在《白银资本》一章中,作者承认17-18世纪贵金属大量流入中国的实际,但用两句话形象概括了这些白银在中国的作用,“白银在中国被用作货币本位金之余,主要作为贵金属,被官僚和富商囤积起来”,并未被投入生产之中。欧美与中国对待白银的基本态度,还有随后有关明清统治者对海外商人与华侨政策的阐释,成为两个社会在近代不同走向最为形象的说明。
如何处理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读本》立场非常鲜明,“中国史是世界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读本在叙述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时,把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很自然地糅入其中,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所处的位置,同时也启发人们在全球视角下,对本国历史进行深深的思考。”(《引言》第3页)兼顾了中国和世界的立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稍有遗憾的,是《读本》略去了从先秦到唐宋时代中国的历史。如果在古代和中世纪部分各给相关时期的中国历史留下一章,也许能使国人更准确地理解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此外,如果在书末介绍若干种通行的著述和基本史料,对普通读者登堂入室也许会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晏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