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进入立夏节气,农作物也进入生长旺盛时期。这时节,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详情】
二十四节气中,谷雨是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有雨水润泽谷物之意。谷雨在公历4月19日至4月21日交节,今年的谷雨时节在4月20日。【详情】
清明节的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循天时而缅怀先人和已故亲人,这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和人伦情怀的典型表现。它的价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义,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它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详情】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清明风即东南风,风力不大,暖湿宜人,因此又称“微风”“熏风”。此时,天清气朗,生机勃发,大地呈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详情】
从夏朝到周朝逐渐建立起的二十四节气概念,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其中不仅包含当时先进的科技知识,促进和服务了历史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今天的气象学研究也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气象学是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作为宝贵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其作用与价值有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进一步挖掘与感知。【详情】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3月19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进入春分节气。《逸周书·时训解》:“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恰好处在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将春季平分,故名之春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