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代称惊蛰为“二月节”,即二月的节气,它标志着二月仲春的开始。惊蛰一般在3月5—6日,2023年惊蛰交节是在3月6日4时29分2秒,这一时刻,太阳正好运行到黄经345°。【详情】
小寒是冬季倒数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一年将近尾声。小寒一般于1月5-7日间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其名曰:“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在古人看来,寒冷是一个不断积聚的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是谓“小寒”。【详情】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当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时,即交冬至节气。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之一。早在《尚书·尧典》中已有其身影,称为“日短”。而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等考古发现的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4500年我国先民应已有了对冬至的认识。【详情】
12月7日,迎来了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我国北方地区还会出现大幅度降温。大雪时节,水面凝冰,北风卷地,瑞雪将临,万物冬藏。【详情】
于制茶技艺中品味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缘何能成功申遗
俗谚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饮品之一。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