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凝练了众多文明标识,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中华文明标识从文化形态看,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各种标识;从表现形式来看,包含了精神标识、文化地标、文化符号等多种标识……【详情】
“白纸坊,两头翘,狮子、胯鼓、莲花落”,这句顺口溜中说的狮子就是白纸坊太狮。我国的狮舞有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南狮通常色彩艳丽,形象更接近于年兽,北狮走的则是形,一看就是一只狮子,却看不到舞狮人,白纸坊太狮属于北狮。【详情】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详情】
00多年前,由于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敦煌文献的流失,敦煌文化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敦煌文化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世界性的学问——敦煌学。经过100多年的研究,敦煌文化中蕴含的各方面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详情】
烤鸭是北京最著名的菜肴,古称“烧鸭子”、“炉烧鸭”、“南炉鸭”等。据元代《饮膳正要》记载,当时宫廷已有烧鸭子。北京烤鸭有挂炉(明火)、焖炉(暗火)、缸炉、叉烧等不同的制作工艺,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肉质鲜嫩,肥而不腻,口味鲜美,深得中外人士赞许。北京烤鸭分为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两大流派,其中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技艺和便宜坊的焖炉烤鸭技艺是两个代表性的流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