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进入白露时节。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秋老虎”将要彻底离开,清清爽爽的秋天来了。【详情】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5日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作为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预计将取得哪些成果?一张图,带你了解↓↓↓【详情】
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三地已经在交通、生态等方面率先突破,并在科技协同上持续发力、成果丰硕。从利用遗传育种技术提振蔬菜产业“芯”动能的瓜果新品种,到北京科技大学联合首钢共同研发的“蝉翼钢(5G钢)”,再到北京精雕集团五轴数控机床生产的汽车核心零配件,等等,这些都是京津冀三地共同协作的成果,彰显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成效。【详情】
金中都大安殿出土的铜坐龙。大安殿是金中都大内正殿,其地位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中国历史经过史前、商周时期不间断地发展和持续整合,最终形成统一的秦王朝,奠定了后世版图的基础。秦汉以后,古代中国虽有短暂分裂,但并未像西方文明分裂成许多国家,这是因为统一是各政权的共同追求。【详情】
建构社科法学的知识体系——《法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与知识体系》引言节选
什么是社科法学(法社会科学)?这是《法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与知识体系》一书所要集中回答的问题。本书展示了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对社科法学从追随到反思再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对社科法学的系统性思考。有必要建构社科法学的知识体系吗?很多人难免有这样的疑问。【详情】
书写工具与载体的相依相契——文房的前世今生与汉字成形的时代特征
“文房”一词始见于南北朝文献,《梁书·江革传》载:“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这里的文房指官府掌管文书之处。至唐,文房被用来泛指书房,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宋代以后,文房逐渐成为传统汉字书写工具和载体,即笔、纸、墨、砚“文房四宝”的省称。纵观汉字发展历史,正因有其书写工具和载体作为物质依凭,才得以生生不息,世代传扬。汉字发展史,也是汉字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演变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