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是人类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犹如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范畴诠释与体系建构在哲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宋陈淳(北溪)在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北溪字义》是阐释理学思想的重要典籍,其初衷就是范畴的诠释,由此该书成为中国乃至东亚享有盛誉的哲学辞典。【详情】
《营造法式》由北宋时期的将作监李诫编撰而成。《营造法式》一书将中和思想视为理论核心、将定分思想视为规制要求、将权变思想视为实践方法,建构起当时较为完备的建筑理论体系框架,对北宋以来的政治思想与伦理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华古建文明发展中,“营造”是智慧,“法式”是制度与规范的合一。【详情】
清王朝1911年结束,在上海创办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代表着现代出版业的崛起,其所编书物愈加风头强劲,清亡不过五六年,由徐珂主编的大型笔记、掌故类资料汇编《清稗类抄》记载清顺治至光绪三百年间遗闻轶事,成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余条,合三百多万字,甫一推出即引起读书界广泛关注,至今一百多年后仍是生机勃勃,中华书局几种版的《清稗类抄》依然购者不绝。【详情】
1910年12月18日,清朝政府终以“文明进步惟恃智识之交通,学术昌明端赖法律之保护”之名,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代表着我国著作权的保护问题纳入到国家立法的层面。【详情】
《穆天子传》又称《周穆王游行记》,主要记载了周穆王在位时期的巡游经历,是我国现今所见的文字记载中最早的一次旅行记录。西周时期周天子治下及西北地区各部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也是该书的特色,这是一部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的文学作品,堪称我国早期的“旅游文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