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文章都体现了对这个大课题的关注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提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需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详情】
1759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宣称“准噶尔荡平,凡有旧游牧,皆我版图”,其地域包括天山南北、阿尔泰山东西以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清朝治疆大致可划分为前期(1759—1825年)、中期(1826—1883年)和后期(1884—1911年),分别经历了创制、平乱和建省等阶段。【详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在制度上明确了平衡前沿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驾驶正逐步重塑人类的出行方式,成为当代科技创新中最具代表性的突破之一。【详情】
《荀子·儒效》言,君子“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这既是对封邦建国时代士大夫社会责任的描述,也是对郡县制时代“贤人”社会角色的设计。借由“贤人”的活动,朝廷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等不同场域的政情得以通达、资源得以调配,地方社会由此得到善治,超越地方之上的国家体制也能得以良好运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