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更是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的载体,而汉字往往又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浓缩起丰富的信息。通过对地名的细致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每一个地名都不是“白起”的!【详情】
时序更迭,一岁将尽。什么样的字和词能够勾勒出即将过去一年的社会风貌?12月20日,“汉语盘点2024”活动“年度字词”在京揭晓。“智”“新质生产力”当选国内字、国内词;“变”“人工智能”当选国际字、国际词。【详情】
“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2024年中国与世界”。12月2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与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4”揭晓“智” “新质生产力” “变” “人工智能(AI)”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一起来看↓↓↓【详情】
2024年“十大流行语”发布,“未来产业”“city不city”等入选
12月2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在沪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等10条入选。【详情】
中国人谈诗论文常常说“诗言志”“文以载道”“意余于境”,所言“志”“道”“境”等,就是中国文论的关键词。这些字词渊源深远、内涵丰厚,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与人生意趣。然而,外国友人一方面赞叹中国文论的博大精深,一方面又感到难以翻译这些关键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