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巡礼 丨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生动呈现大汉盛景

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汉阳陵。这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是中国目前遗址发掘面积最大、勘探研究最深入全面、保护展示工作开展最好的西汉帝陵。在30多年的考古过程中,汉阳陵先后出土陶俑、陶制器皿、陶塑动物等文物约10万件,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精神状态。【详情】

博物馆巡礼 丨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探寻“北京人”的足迹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调查时来到龙骨山。后来,这里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轰动世界。1953年,中国猿人陈列馆在周口店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成。1961年,国务院把“周口店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入选世界遗产的6家单位之一。【详情】

博物馆巡礼 丨 八大山人纪念馆:笔墨横姿 古建生辉

江西南昌,文脉悠长,青云谱区的名字尤为特别。区内三湖三河交错环绕,梅湖中一座小岛上,藏着“青云谱”这个名字的由来,也藏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这是众多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古代画家专题馆。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馆内收藏40余幅八大山人的真迹,还藏有黄慎、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作品。【详情】

会天下之理 通古今之道——宋代史学家郑樵的治学之道

郑樵,字渔仲,宋代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世称“夹漈先生”。他毕生刻苦读书,严谨治学,潜心修史,尤以晚年所撰“三通”之一的《通志》最为著名,为南宋史学的集大成者。《宋史》记载,宋高宗曾对郑樵说:“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正是由于郑樵能够始终坚持“敷陈古学,注重实学”,才成就了他在史学上的杰出地位。【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