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中曾开凿过多条河渠并逐渐形成大运河水系,历史上的大运河一般指贯通于隋朝的隋唐大运河和贯通于元朝的元明清大运河。中国大运河是为申请世界遗产而提出的专有名词,包括隋唐大运河、元明清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详情】
2024年,面对国内外形势带来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分量十足,很不平凡。盘点这一年的经济热词,许多高频词会跳进人们的脑海。【详情】
元旦,在我国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节日:说它古老,它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汉武帝开始,元旦用来特指农历新年。吴自牧《梦粱录》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详情】
元诗有曰:“云开阊阖(chāng lǘ)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百姓住宅,指的正是北京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由四面房子围合而成的内院式住宅,是明清时期北京城内分布最多、最广的传统民居建筑,也是古都风貌中独具特色的景观。北京的四合院代表着这个城市的肌理,沉淀着丰厚的历史内涵。【详情】
作为建筑功能性构件,窗既能通风采光,又能遮风挡雨。在中国文化里,窗还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建筑家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这段话揭示了窗在中国建筑文化中的审美意义。【详情】
2025年1月,一批与民生相关的新规开始施行。2025年起公休假日增加2天;延迟退休开始实施;可按月领取病残津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