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期盛世文学视野下的“燕京八景”诗

作为自然物的风景,在进入观看者的视野之后,便成了某种具有特定内涵和指向的文化实践。陶渊明的“南山”,李白的“敬亭山”,欧阳修的“醉翁亭”,风景与文化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具有丰富意蕴的表达系统。风景作为人与自然交换的媒介,随着观看者社会属性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解释,以此扩充风景本身所包含的意义空间,构成不同的文化权力关系。【详情】

多元艺术拓展电影新视界

近期,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戏曲电影《白蛇传·情》《新龙门客栈》等上映,引发观众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数字化、全球化的多重驱动下,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跨界融合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一种发展趋势。【详情】

妙手匠心绘雅园——《红楼梦》大观园插画的审美意趣

插画,是由文字与绘画熔铸而成的艺术。优秀的插画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叙事功能,能够使文学原著可视化,内容更加丰满、立体。《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以其入画者众多。其中,围绕大观园主题创作的插画,依据《红楼梦》的文本意象,借鉴明清园林的构造特征,采用中国画特有的布局及造型手法,在叠山理水、栽花植木、虚实因借等方面组织架构,精雕细琢,以绘画再现大观园的宏大规制及诗画意境,表现了画家对大观园意象的高度认同和审美共情。【详情】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三大方向

2024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一般来说,随着收入增长,居民在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将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推动居民消费由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由基础型服务消费转向改善型服务消费、新型服务消费。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发展潜力,是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详情】

人机协同,如何重塑人的写作主体性

就文学写作而言,网络时代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能让这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以写作为职业。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媒介革命的力量。网络以纸质媒介无法比拟的广度和速度,把文学送到千千万万人手中,中国网络文学就是一个例子。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注册作者已有两千多万人,其中活跃作家接近百万。【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