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非遗。截至目前,我国共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文化中国行看中国44项世界非遗↓↓【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详情】
祥龙摆尾辞旧岁,金蛇狂舞闹新春。每逢过年,民乐《金蛇狂舞》的激扬旋律便总是萦绕在大街小巷,烘托出热烈喜庆的气氛。这首乐曲由革命音乐家聂耳先生根据其故乡昆明民乐改编而来,无论从音乐形象还是命名来看,都无不给人带来力量与希望,充满了画面感。用聂耳自己的话说,他希望这首曲子“要让听的人都激动得跳起舞来”。【详情】
1月13日上午9时,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市政协主席魏小东作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亮出了2025年履职任务书。【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土壤之中,中国古代监察文化代有兴革,呈现出监察制度体系化、监察规范法典化和监察类型专门化的三重属性。总结和剖析这三重属性,可为当代中国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启示。【详情】
意境是我国文艺审美的重要准则。“意境”一词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笔者以为,意境作为一种审美体验,是作者和读者在对话中形成的场域。从接受美学来看,作者用意象把读者引向意境的营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