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赏菊时

 中国古人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有重阳或重九之称。九九与“久久”同音,又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详情】

徐悲鸿:以笔为枪 借古喻今

 从1938年开始,局势日益艰难,长年漂泊的徐悲鸿始终在创作《九歌》系列。至1943年,他最终完成《屈原九歌·东皇太一》《屈原九歌·湘君》《屈原九歌·湘夫人》《屈原九歌·飞天》《屈原九歌·山鬼》和《屈原九歌·国殇》等作品。【详情】

汉代儒者扬雄的求真与执着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这句话出自西汉儒者扬雄的《法言·君子》。扬雄是西汉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学家,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著名的辞赋家,有“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之美誉。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到“西蜀子云亭”,子云即为扬雄,将扬雄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可见刘禹锡对其评价之高。扬雄著作主要有《法言》《太玄》《方言》等,融汇了儒家和道家等思想,但以儒家思想为主。《法言》是其重要的思想论著,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详情】

采撷于抗日烽火中的《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当《茉莉花》清扬婉约的曲调响起,人们无不被其优美的旋律和歌词打动。在中国民歌殿堂中,江苏民歌《茉莉花》具有重要的地位。更让人感叹的是,这首蜚声国际的中国民歌搜集发掘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出自一位新四军小战士之手。【详情】

智能时代应坚守人的主体性

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日益渗透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技术风险和社会问题,如大数据侵犯个人隐私、算法偏见隐藏社会歧视、技术依赖导致自主选择权受限等,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具身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的主体性弱化甚至发生主体性危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生存、安全、尊严等价值和权利受到威胁,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