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 | “一带一路”十周年 交出亮眼成绩单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戳图,一起回顾“一带一路”十年亮眼成绩→【详情】

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它们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汉字既集中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五个突出特性。【详情】

中心特稿 |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党内教育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责无旁贷的职责使命。【详情】

家:中华文明的重要支点

“家”最早见于甲骨文,常作“ ”,上面是“宀”,下面是“豕”,屋内有猪之形。猪乃古代“六畜”之一,既是食物的来源,也是平民祭祀中的重要祭品,所谓“陈豕于室,合家而祀”,构成了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释曰:“家,居也。”《尔雅》则对“家”的方位作了更准确的描述:“牖户之闲谓之扆,其内谓之家”,说“家”位于整栋房屋的最深处。【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