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玉涧,九岁入临安天竺寺出家,跟着师父们画画,偶然听得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悠然神往。自此,以点睛为志向,时刻不忘,如痴如醉。平日里,他观察各种动物与人的目光,捕捉那闪现的精魂,寻找与龙相近的神采。到夜里,他在木板床上紧盯黑暗,想象着有龙浮游而至,与自己对视。【详情】
探寻细节的魅力与张力 丨 只言片语,深意存焉——以汪曾祺的创作为例
文学创作是人、事、情、理的表达,语言、结构、意象、主题、情节等是其常用的建构要素。细节具有连接情节与意象、推动结构发展形成主题、展现语言魅力等特点,是优秀作品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写人叙事、传情达理都离不开细微处的刻画与描写。好的细节蕴藏丰富,能在不经意间传达出作者没有直言的情感态度或价值判断。汪曾祺的创作很好地体现出细节的作用与价值。【详情】
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真正能够体现其独特价值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哪些元素能够决定一篇小说的成败和命运?衡量作家和作品价值高下的坐标或艺术天平到底是什么?文学叙事最能触动人心和灵魂的是什么?文学经典跨越时空抵达永恒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详情】
崇高是“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是“一个伟大心灵的回声”,能“激起一种灵魂的升腾”。一个国家的精神境界,由崇高的人物所标注;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由崇高的思想所涵育。时代的文学书写,需要构筑起崇高的价值高地,高扬起理想主义的旗帜。【详情】
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至此,中国有4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居世界第一。冯骥才先生早在2010年就提出春节申遗的建议。十四年后,心愿达成。他欣然接受《光明日报》的邀请,撰写此文。【详情】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强调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古典文明成就斐然,古典学连接古今、贯通中西,能让不同文明在互鉴中进步,为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提供启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