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胜:《文心雕龙》是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标志

关于“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时代,目前学界各有分说,意见比较集中的有“魏晋南北朝说”和“南宋说”两种。前者以中山大学的吴承学先生为代表,后者以复旦大学的王水照先生、四川大学的祝尚书先生为代表。这个问题很值得认真讨论,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点的问题,更关乎中国文章学的本体特征、文体范围及理论体系等方面的重要问题。【详情】

李梦阳的杜甫情结

唐代以后,有一批文人极具古人情结,如李白之于司马相如,苏轼之于陶渊明等。考察明代诗歌,不难发现,大部分诗人喜追步杜甫,李梦阳表现尤为突出,他不仅推崇少陵,而且有强烈的杜甫情结。【详情】

浙东唐诗之路:一条诗歌型的文化线路

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科学委员会(CIIC)发布《文化线路宪章》。这一纲领性文件对茶马古道、古蜀道、唐蕃古道、红军长征线路等一批中国的文化线路,在认定、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方面指明了方向。除上述商贸、交通和主题事件类文化线路之外,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还孕育出了一种特殊类型——以诗歌作为纽带的文化线路,浙东唐诗之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详情】

毛泽东诗词中的豪放婉约

1957年8月1日,毛泽东吟咏范仲淹《苏幕遮》《渔家傲》,情思涌动,提笔写下近900字的《对范仲淹两首词的评注》,对豪放婉约独有创见。而作为独领风骚的诗词大家,其诗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刚柔相济,独具魅力。【详情】

唐宋派对王安石散文经典化的建构

明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为代表的唐宋派兴起。唐宋派文道合一与师法唐宋相结合的文学主张,极大提升了唐宋散文的地位,对王安石散文而言更是如此。唐宋派古文选本对王安石散文经典属性的全面挖掘,及归有光、茅坤等人对王安石散文的学习,是王安石散文经典地位得以在明代确立的关键。【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