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文学写作中的细节问题,一般会先联想到小说、戏剧等叙事性文类。在谈论诗歌写作问题时,也往往更多地聚焦于意象、语言、形式、节奏等一些关键词。事实上,细节问题同样是诗歌写作艺术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当下正在进行的现代汉诗写作现场,多向度考察细节的存在类型、表现形式和美学价值,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详情】
早在改革开放伊始,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就被译介到中国,成为畅销书。这部“未来学”著作当时断言,人类社会在经历数千年的农业浪潮、三百年的工业浪潮之后,正在加速迎来第三次信息浪潮。第三次浪潮致力于建设新的信息领域,快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将为无生命的环境输入智慧,从而造就智能环境。【详情】
好作品中的细节,大多描写的是熟悉的生活。像鲁迅写的多是水乡绍兴的生活,沈从文写的是边城湘西的生活,张爱玲写的则是十里洋场上海的生活。对细节的把握,考量的是作家对生活的熟悉程度,也考验着读者。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详情】
细节,有时在铺天盖地的语言铺陈中被淹没了。有的人可能更注重情节的叙述,满足于讲一个故事;有的人喜欢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满足于描写内心感知到的情绪;也有人注重辞藻的堆砌,以为语言的艺术就是对语言的炫耀。【详情】
我发现,景别拍摄和文学写作一样。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看作远景;而故事梗概,我们可以看作全景;段落等可以看作中景、近景;显然,文章的细节就是镜头中的特写。在拍摄中,我喜欢拍特写,同事还专门提醒我,要多用其他景别拍摄。我为什么喜欢特写?因为特写可以展示细节,可以呈现局部,可以表达拍摄对象的特征、情感和心理,可以增强观者的视觉冲击,也可以控制和调节叙事节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