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内容之中。【详情】

人类文明新形态之多维阐释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问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形成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其研究视角之多元、内容之广博、数量之庞大前所未有。《文化何以重要——与大众谈新的文化生命体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书尝试从多角度出发,对国内外文化、文明、文明形态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进行清理、总结与学术评析。【详情】

让英模故事唤起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时代文艺一个突出成就是讲述了一批广受读者、观众喜爱的英雄楷模故事,塑造了一批可亲、可爱、可敬的英雄楷模形象。这些故事和人物贴近人心、气象一新,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成为反映时代精神的动人篇章。总结其中的艺术经验,相信有益于新时代文艺创作推陈出新。【详情】

人工智能想象在科幻文艺中的百年演变

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是探讨人类主体性、技术异化与未来社会图景的绝佳载体。科幻文艺对人工智能题材的重视,源于其对技术变革及其影响的深刻洞察。作品通过设想与人工智能共存的世界,挑战我们对“智能”的定义,探索机器与人类、人与非人之间的界限,以及这些界限可能如何被重新定义。面对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并已然造成种种机遇和挑战的现实境况,有必要重新梳理科幻文艺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想象的发展历程。【详情】

博物馆巡礼 | 中国印学博物馆:探秘中国印学文化

杭州孤山西麓、西泠桥畔,于“湖山最胜处”,有这样一座小众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其始建于1999年,是“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的展示窗口。馆内辟有历代玺印厅、文人篆刻厅等,以历史演变和印学发展为脉络,陈列印章实物近千件,其中有不少藏品为各个时期或流派的经典之作,向世人展现了独特高雅的中国印学文化。【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