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详情】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为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鼓励社科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学术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服务首都发展而设的政府奖。奖项自1987年设立以来,共表彰推出优秀成果3579项。【详情】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进入白露时节。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秋老虎”将要彻底离开,清清爽爽的秋天来了。【详情】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5日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作为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预计将取得哪些成果?一张图,带你了解↓↓↓【详情】
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三地已经在交通、生态等方面率先突破,并在科技协同上持续发力、成果丰硕。从利用遗传育种技术提振蔬菜产业“芯”动能的瓜果新品种,到北京科技大学联合首钢共同研发的“蝉翼钢(5G钢)”,再到北京精雕集团五轴数控机床生产的汽车核心零配件,等等,这些都是京津冀三地共同协作的成果,彰显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成效。【详情】
金中都大安殿出土的铜坐龙。大安殿是金中都大内正殿,其地位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中国历史经过史前、商周时期不间断地发展和持续整合,最终形成统一的秦王朝,奠定了后世版图的基础。秦汉以后,古代中国虽有短暂分裂,但并未像西方文明分裂成许多国家,这是因为统一是各政权的共同追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