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诠释“何以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知所从来,方明所去。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已经进入第五阶段的工作中。这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大型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旨在通过考古发掘、历史考证、科学分析等手段,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和传承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揭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核心价值。【详情】

与《颜氏家训》比肩的《袁氏世范》

自宋至元明清,家训著作大量出现,传世作品也很多,影响较大的有宋司马光《温公家范》、袁采《袁氏世范》,清朱柏庐《朱子家训》、张英《聪训斋语》等。论古代家训知名度,以《颜氏家训》为最,而《袁氏世范》因“厚人伦而美习俗”,被《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昀评价为“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详情】

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列述评之三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明“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道出了“两个结合”的运动规律和成果形态,为新时代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径和目标。【详情】

86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今天(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86周年。86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是中华民族记忆中凝结血泪的一天,无数中华儿女不顾生死,为保卫河山浴血奋战。先烈的血染山河,才换取了今日和平。86年了,我们不敢忘!我们不能忘!【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