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用史实说话,着力打造高质量精品展陈,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阵地,要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不断丰富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更好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作用,在每一名学生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血液、代代相传。【详情】

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

2025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详情】

清朝满族亲贵如何习得汉语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以“国语骑射”维护民族性,又通过“尊儒崇经”实现满汉文化的融合。在这样的治国方略下,清朝满族皇亲贵戚是如何研习汉语的呢?这段独特的语言学习史亦如一面镜子,从中能窥见满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实践。【详情】

传统民俗缘何成为国潮“顶流”

近来,全国各地的民俗庆典活动可谓热火朝天,无论在举办规模上还是参与人数上,都创历史新高,形成了“出圈”效应。这场全民参与的非遗民俗“热”,不仅让传统民俗焕发新生,也让民俗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从“地域符号”到“流量密码”,从“冷资源”到“热经济”,传统民俗复苏带动的民俗旅游热值得关注、深思。【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