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巧求拙——书法艺术巧拙之辩

纵观当今书坛,以“拙”为审美风向的作品逐渐增多,形式各样,良莠难辨。其中一些作品以丑为拙,缺乏传统基础,流于表象,可称“假拙”;而以二王帖学系统为主流的大众审美则是更倾向于“唯巧是论”,即将工整精美、技法完备的帖学风格作为审美风向。【详情】

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毛泽东诗词绘画略论

傅抱石是第一位致力于毛泽东诗意画创作的中国画家,他将传统中国画尤其文人画、诗意画带入新的审美范畴中来,掀开了中国画创作的新篇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傅抱石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具有现代绘画特征的毛泽东诗意画作品,成为毛泽东诗意画创作数量最多、艺术影响力最强、传播力最广的一位中国画家,其中既有传统审美观念的继承,也体现出绘画思想观念的开拓与变革。【详情】

黄河奔涌,星海长明,谱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强音—— 人民的音乐家 世界的冼星海

音乐家的童年时光在母亲的歌声中度过。冼星海说:“妈妈是我的第一个音乐老师”,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粤语民歌《顶硬上》——“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挨世”。民歌朴实,唱出劳动人民的坚忍不拔,也唱出少年星海的贫苦家境,而他的一生,似乎都践行着歌中的精神:坚毅不屈,迎难而上。【详情】

战火淬炼的艺术

中国美术馆在建馆60周年之际,入藏了两件尘封大半个世纪的重要中国画作品:张安治1940年创作的《避难群》和刘元1944年创作的《流亡图》。二者创作时间相隔四年,犹如纸页的正反面,共同记载着抗日战火之下的历史图景。【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