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特稿 丨 搭平台促转化 京津冀谱写创新“协奏曲”

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三地已经在交通、生态等方面率先突破,并在科技协同上持续发力、成果丰硕。从利用遗传育种技术提振蔬菜产业“芯”动能的瓜果新品种,到北京科技大学联合首钢共同研发的“蝉翼钢(5G钢)”,再到北京精雕集团五轴数控机床生产的汽车核心零配件,等等,这些都是京津冀三地共同协作的成果,彰显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成效。【详情】

中心特稿 | 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从短期看,中国经济当前需要巩固回升向好态势,从中长期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顺利推进需要实现经济体量的合理稳定增长,这两方面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宏观调控的保驾护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单列“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一节,明确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详情】

“首发经济”写进《决定》,有何深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首发经济”和“首店经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如何把握引入国际品牌和发展本土品牌之间的关系?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详情】

何为“首发经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详情】

中心特稿 | 以高水平开放为世界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经济规模达到61.68万亿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稳健前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将继续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激发新的经济活力,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