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情绪消费”这个词频繁出现,成为一个热词。有的说,情绪消费有望成为热点,有的则说,情绪消费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情绪消费的对象多种多样。各种玩偶、手办、盲盒、陪玩以及虚拟服务等是情绪产品的典型代表;具有广泛需求的文化旅游消费,也是情绪价值引领的重要领域。还有一些情绪消费品甚至只是概念,并无实物,如网上售卖的“爱因斯坦的脑子”。【详情】
生产力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潜力,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国际背景,我国不仅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也需要加快培育和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新赛道、开创新模式、发展新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动力转换,摆脱传统经济增长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统筹考虑“两个大局”,指出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并作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部署。【详情】
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吃得饱”变为“吃得好”“吃得健康”,大食物观应运而生。大食物观强调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党的二十大报告、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践行大食物观作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详情】
2024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一般来说,随着收入增长,居民在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将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推动居民消费由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由基础型服务消费转向改善型服务消费、新型服务消费。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发展潜力,是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详情】
10月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一起来看↓↓↓【详情】
中心特稿 |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对外开放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做出系统全面的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