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三环,矗立着一座大型园林式博物馆,这便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是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落成并开放。1986年9月,在农展馆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馆,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管理模式。【详情】
中国教育部日前在其官网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新增的24种本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设的中国古典学专业位列其中,吸引颇多关注。中国古典学的主要学习和研究内容是什么?将如何培养人才?针对上述疑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吴洋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揭秘新专业。【详情】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静静矗立着。历时4年建设,2023年12月27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与毗邻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同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详情】
博物馆巡礼 丨 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走近神秘海昏 领略大汉气象
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由海昏侯国国都紫金城城址、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城址西部及南部墓葬群组成,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其中,海昏侯刘贺墓被评为“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情】
殷墟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近4000件套文物集中公开展示,其中3/4以上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落成,展示了几代考古人的累累硕果,也意味着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站上了新起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