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哲学地图中的汉语哲学 “汉语哲学”是近年来中国的哲学研究中的热门论题,围绕着这一主题的阐释和争论已经十分深入。笔者尝试从跨文化哲学的角度出发,从世界哲学的宏观视野来认识汉语哲学,为学界关于汉语哲学的论述做一点补充和拓展。【详情】 分享 点击数:2832
AI时代,哲学何为 对于人工智能(AI)的冲击,许多人是从“工具”的意义上理解的——AI提供了新的、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和生产力工具。学者胡翌霖认为,在教育领域,AI的出现可能动摇的是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尤其是在人文学科中,AI的普及可能改变人们知识获取和记忆的需求。【详情】 分享 点击数:4966
论宋儒的新经学思潮 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是儒学,儒学的根基是经学。中国传统思想的转型与发展,往往是通过经学的变革和转型而完成的。近代经学家皮锡瑞将宋代的经学变革称为“经学变古思潮”,这一经学“变古”实际上包括疑经思潮与新经学思潮。宋学的疑经思潮是为了否定和摆脱汉唐经学,宋学推动的新经学思潮使得宋学的经典体系与义理体系发生重大变革。【详情】 分享 点击数:4430
《墨子》中的平民文化思想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涵盖学科广泛、文化底蕴深厚的综合性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墨子,名翟,是先秦时代继孔子后活跃于中华大地上的又一位文化巨擘。【详情】 分享 点击数:2437
孔子论“政”与“正” 让天下成为对人类而言更美好的所在,参与政治就比其他一些事务更紧急、更有必要。唯有建构有序、和平、稳定的政治体系,才可能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为百姓的幸福安康提供最直接、最根本、最长期的保障。【详情】 分享 点击数: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