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传说中,汉字产生的场景天然带有隐秘感。《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汉字衍生流变的过程中,正是受这种神圣性的影响与敬畏感的驱动,人们将汉字与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中的崇拜、禁忌、隐讳、私密等联系起来,由此出现了汉字使用中种种隐蔽本意或真意的行为。【详情】
伟大的事业,在接续奋斗中掀开新的一页。7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将科学谋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详情】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沿岸各地坚持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宗旨,大运河得以“美起来”“活起来”,成为更好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之河、生机勃勃的生态之河、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河。【详情】
7月15日,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超过60万亿元,达到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总的来看,上半年,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形成新支撑,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展望下半年,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详情】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何处觅清凉?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消暑》诗:“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天热怎么办?大诗人给出了一个“传世妙招”——心静自然凉,读来令人不禁莞尔。古代绘画作品中,以消暑、消夏、避暑为主题的作品非常多。【详情】
现在许多人对市场消费很担心,认为老百姓对消费有顾虑,扩大内需怕是要落空。对此,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中国的内需不足是暂时的,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战略正在一步一步实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必将引领中国经济未来,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消费市场将很快到来,而且这个消费市场将远远超过美国和欧盟消费市场的总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