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普说节气 | 冬至:人间小团圆,冬至大如年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从这天起,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详情】

历书的“变”与“不变”

新年将至,日历买卖又红火起来,以“2025日历”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搜索,可得万余种商品。在某电商平台上,《故宫日历:书画版》《十点读书:听见生活》等爆款日历已售出逾25万册,《敦煌日历》《知乎好问》《豆瓣电影日历》等热门日历产品的销量也持续攀升。【详情】

春节申遗“背后”与“之后”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的春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也是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深入挖掘春节申遗“背后”与“之后”的故事,期待为更好地传承传播春节文化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详情】

关键词里读懂消费新趋势

赏首发首秀、观精彩展演、购全球好物、尝时令美味……临近年终岁尾,各地消费市场洋溢着节庆氛围。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美好生活。今年前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元,同比增长3.5%。中国消费市场不仅体量庞大,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还呈现诸多新亮点、新变化。【详情】

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4”发言摘登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宣传部、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报社共同主办了“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4”。论坛以“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题。【详情】

《营造法式》: 读懂中国古代建筑的“语法”

《营造法式》由北宋时期的将作监李诫编撰而成。《营造法式》一书将中和思想视为理论核心、将定分思想视为规制要求、将权变思想视为实践方法,建构起当时较为完备的建筑理论体系框架,对北宋以来的政治思想与伦理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华古建文明发展中,“营造”是智慧,“法式”是制度与规范的合一。【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