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文学如长篇小说、戏剧中,细节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是,细节无处不在,渗透在一部作品的全部肌体。正如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所言:“细节是有生命的细胞。”唯有借助这种“细节细胞”,环境才能典型,人物才能生动,故事才能可信。【详情】
泰山不让抔土,河海不择细流,宏伟磅礴之物总由具体质料构成,文学也是一样,一部长篇小说总是由情节细部通过语言和修辞的技巧结构在一起,即便是短篇小说或者诗歌、戏剧、散文,也都是由具体的人、事、物、行动的细节编织而成的。【详情】
大跨度、大视野、大格局的纵览与概括—— 深刻理解“树立大历史观”
树立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中共党史研究提出的要求。他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中国历史研究和世界历史研究。【详情】
如果说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情节是“骨骼”,那么细节无疑是作品的“血肉”。无论是写人、绘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造境,都离不开绵密丰满、丝丝入扣的细节描写。一个精彩细节胜过千言万语。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在一举手、一蹙眉、一投足中情感毕露,在一声叹息、一句独白、一个特写中个性彰显。【详情】
20多年前,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因工程建设需要,库区131万人迁离家乡,到新的地方定居。为了纪念这一批人的付出,在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移民纪念馆拔地而起,珍藏着这段感人的历史。【详情】
从典雅华美的丝绸瓷器到纹饰多样的古代铜镜,从热情奔放的印尼艺术作品到充满童趣的西方插画——沿着贯通一至四层的宽阔楼梯拾级而上,如同在跨越时空的艺术长廊里穿行,来自不同文明的艺术瑰宝尽收眼底。这座荟萃多元文化的艺术殿堂,便是坐落在大学里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