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百姓的社会生活经验系统,发掘、提炼并深入阐释扎根本土的社会科学基础概念,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众多兼具经验基础与理论潜力的本土概念丛中,“过日子”这一概念具有广泛理论解释力和深厚文化底蕴。所谓“过日子”,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观念、态度、习俗及信仰等形式呈现出来的“活法”。它不仅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更蕴含着普通人对生活的理解、期待和追求。经由对这一概念的深入挖掘,方能揭示百姓的生活逻辑与价值取向。【详情】
面对空间分散、时间分离的海量文献,人文研究如何破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术屏障,发现未曾涉及的关联并解决更多深层次问题?数字人文给我们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有益启示。基于数字技术开发建构的数字人文知识平台,数据容量大,可以把分散的海量文献聚类集成,便于以快捷的字词检索甚至语义检索搜罗所需资料,提高文献资料使用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还可以把碎片化的资料转化为结构性和关联性数据,以发现其间的多元关联和深层联系,进而发现以前无法观察到的潜在的、隐含的诸多问题。 【详情】
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在当下面临着数字化升级的时代课题。特别是在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的背景下,基层文化阵地的服务离开数字技术加持,不仅无法实现大批量资源分发,而且会制约既有服务的效能提升。近年来,各地着眼于满足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探索实践“艺术普及+数字化”“全民阅读+数字化”“非遗传承+数字化”等路径,取得一定成效。同时,部分地区存在的重视形式忽略内容、对于数字化概念理解不清、信息技术迭代升级较慢等问题也亟待解决。【详情】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熟悉的场景、亲切的话语,映照着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穿梭不息、奔波忙碌,为高效便捷的生活贡献力量,为数字经济大厦添砖加瓦。他们的权益保障和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安康,也影响着城市的安定和谐。【详情】
近日,登山外骨骼机器人在多个景区走红,引起了公众,尤其是老年朋友的关注。如今,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银发产业转型升级,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科技的力量,正在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详情】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对于怎么抓好旅游,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抓好人无我有的东西。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需要对旅游业发展有新的认识。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旅游业发展成就显著,但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大力发展旅游业,应突出特色、彰显个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