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宪法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浓厚法治氛围。 【详情】
1980年初,我国著名法学家陈守一发表《新中国法学三十年一回顾》一文,颇有标志意义。此文全面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新中国法学三十年”,认为,“从三十年法学战线上的情况看来,应该承认我国法学是落后的。【详情】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详情】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20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创造了“枫桥经验”。【详情】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12月,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的重要文章,深刻总结我国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勇于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