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民族元素的歌曲《格桑花开》《潮起舞英歌》等登上央视春晚,穿越千年的苗绣盛装闪耀国际T台……近来,民族村寨成为不少游客奔赴的“诗与远方”,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屡屡“出圈”走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详情】
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即日起,京社科陆续推出抗日谍战系列文章,深入挖掘北京城抗日谍战的英勇事迹与感人瞬间,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北京故事、讲好北京红色故事。【详情】
今天(2025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将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安全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小普整理了这份“安全大礼包”,各位同学家长请查收~【详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和安全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安全的发展是脆弱的、不稳定的,甚至已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发展的安全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甚至可能最终导致更大的不安全。【详情】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的重要任务,对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遵循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创新”主要体现在传承思路、传承话语、传承机制和传承形式等方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