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戳图,一起回顾“一带一路”十年亮眼成绩→【详情】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党内教育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责无旁贷的职责使命。【详情】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详情】
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怎样实现这“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论述“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深刻揭示“第二个结合”的原则遵循和现实路径,对一系列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予以明确回答和科学阐释。【详情】
理论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决不能有任何松劲懈怠的想法。习主席曾指出,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是递进的,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把生动的理论学生动、彻底的理论学彻底。【详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在要求。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治理牵涉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须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创新,走乡村善治之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