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详情】
西周晚期的毛公鼎庄重古朴、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清雅端庄、苏轼《前赤壁赋》潇洒飘逸……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系列特展,众多中华文化珍品吸引观者如潮。有台湾同胞看完展览后直言“没看过瘾”,并希望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生生不息,台湾同胞对文化根脉的向往自然而深沉。 【详情】
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书法,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一笔真有力量!”“这个点画圆润饱满。”这些朴素直观的感受,其实都指向了书法艺术最核心的构成元素——“点画”。如果说一件书法作品是一曲动人的乐章,那么点画便是其中最基础,也最富表现力的音符。读懂点画,方能真正步入书法艺术的堂奥,在与古人笔锋的对话中,感知力与美的深层意蕴。【详情】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以大别山为中心地区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自创立之初,该根据地就处于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物资严重匮乏,军民生活异常艰难。为了克服财政困难,保障革命战争及各项事业的需要,党和苏维埃政府发起了节省运动。河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组关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展节省运动的档案资料,包括《集中财政注意节省》《各机关每日吃稀饭一次以资节约的决定》等,翔实记载了红色政权在创立之初勤俭节约、克服困难的生动实践。【详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督察,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详情】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大历史观高度,对这一“关键时期”的根本性规定和学理性特质作出新的阐释。【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