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卜辞所见商朝祖先观念

祖先崇拜、敬宗法祖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目前发现的殷墟卜辞所见商王朝祖先观念,是有关中国祖先崇拜的最早文字记载。笔者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阐发,以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及其内涵。【详情】

重整河山待后生——从《四世同堂》看北平抗战岁月的百姓故事(一)千里刀光影

北平沦陷八年。期间,城内信息断绝、人鬼杂居,如同一只巨大的牢笼,因此也被称为“笼城”。生活在笼城内的芸芸众生,日日都面临着“生”与“死”、“拒”或“降”的抉择,却因为巨大的羞耻感而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如今,人们往往只能通过《四世同堂》等文学作品,才能去回望那段岁月。【详情】

坚持文化抗战 唤起民族意识——许地山在香港

抗战期间,当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战火蔓延至华南,偏居一隅的香港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文化桥梁,也成了爱国知识分子隐蔽而坚韧的抗争阵地。在这片被英国殖民者统治的土地上,一位出身台湾爱国志士家族的作家、学者——许地山,在1935年至1941年执教于香港大学期间,以教育为根基、以文化为武器,构起一道独特的精神防线。【详情】

赋予历史记忆文学的温度

当80载光阴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为静默的刻度,当抗战胜利的号角在岁月风华中化作悠远的回响,2025年的中国文坛迎来一场特殊的记忆返场。一批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集中涌现,它们以文学特有的深邃、细腻,潜入历史,打捞个体命运的微光,在语言锻造与叙事创新之间,为民族抗战记忆筑起立体鲜活的精神碑林。【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