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党内刊物《共产党人》正式出刊,毛泽东亲自为刊物撰写了发刊词。毛泽东以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为总纲,将中国革命经验凝练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详情】
纵观当今书坛,以“拙”为审美风向的作品逐渐增多,形式各样,良莠难辨。其中一些作品以丑为拙,缺乏传统基础,流于表象,可称“假拙”;而以二王帖学系统为主流的大众审美则是更倾向于“唯巧是论”,即将工整精美、技法完备的帖学风格作为审美风向。【详情】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这句镌刻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核心宗旨,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和平的守护。2025年,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开放40周年、新馆建成开放10周年。【详情】
傅抱石是第一位致力于毛泽东诗意画创作的中国画家,他将传统中国画尤其文人画、诗意画带入新的审美范畴中来,掀开了中国画创作的新篇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傅抱石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具有现代绘画特征的毛泽东诗意画作品,成为毛泽东诗意画创作数量最多、艺术影响力最强、传播力最广的一位中国画家,其中既有传统审美观念的继承,也体现出绘画思想观念的开拓与变革。【详情】
群众性抗日运动对促成全民族抗战的重要作用——从“一家人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然而,“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是经过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6年才最终形成的。【详情】
教育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交汇点,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首先要建设教育强国,而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更是在服务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所在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