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当代:从“固本”到“求新”再到“赋能”

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人民艺术论坛暨“人民艺术·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开幕。展览不仅聚焦多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珍贵项目,呈现数十项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还呈现了人大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模态数字资产建设知识工程”的研究成果,通过空间智能交互的方式在数字化场景中实现“感知参与”的沉浸式体验,让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详情】

吴石:“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默默无闻却功勋卓著。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消灭敌人,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周旋在虎穴狼窝,隐蔽战线的残酷常人难以想象。然而,为换山河无恙、人民解放,一批批我党地下工作者冒死前往。吴石就是这样的人。他身着国民党中将军服,以隐蔽身份战斗在敌人“心脏”,用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为我党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他本可功成身退,却为实现祖国统一坚定选择“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诠释了信仰最纯粹的模样。【详情】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繁荣是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生动体现,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该从哪些方向发力?如何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同时,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详情】

海昏侯《诗经》简为什么重要

2015年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曾引起轰动,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10周年之际,海昏侯墓的一些重要发现再一次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除了炫目的金饼、褭(niǎo)蹏(tí)金、麟趾金,精美绝伦的青铜当卢,迄今为止出土密度最高的汉代漆纱以及叹为观止的漆器、玉器、铜器等等之外,海昏侯墓出土的简牍也成为讨论中心。根据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公布的最新数据,海昏侯墓出土的简牍一共有5795枚。【详情】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国际话语权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昌盛,既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力量,也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越是接近这个目标,越需要文化的繁荣发展,越需要话语权的巩固和提升。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充分转化为话语优势,能够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