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透明流畅,变化多端,难于掌握,因此国外有的画家将水彩画譬喻为不可捉摸、富有魅力的画中女皇,他们用很多种比喻来描述水彩画的性格。由于难以掌握,所以有的画家将水彩画与油画并列,称它们为姊妹画种,认为要精通水彩画的技巧,绝非易事。水彩画家在观察要画的对象、进行构图时,就必须料到作画后的效果,画家在作画时形同战斗。 【详情】
抗日战争时期,以黄克诚为师长兼政委的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辖盐阜、淮海两个军分区。在华中局和军部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开辟和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江苏省档案馆珍藏的苏北根据地档案资料和先锋杂志、《真理》、《盐阜报》等抗战时期的期刊报纸,生动记载了新四军第三师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努力增民利、减民负、惜民力的动人故事。 【详情】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这句镌刻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核心宗旨,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和平的守护。2025年,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开放40周年、新馆建成开放10周年。【详情】
在革命战争年代,北京门头沟地区有一条著名的“红色交通线”。抗战时期,门头沟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在解放战争时期亦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我们党在北平地区最早开展武装斗争的地方,也是“红色交通线”汇集的地方。【详情】
老北京养蚕有多绝?蚕丝当棉、蚕蛹当油,缺衣少粮的年代能靠它撑着
蚕桑业也叫养蚕业,其中还包括桑树培育、种植、家蚕饲养、蚕丝加工等各种不同环节,是农耕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蚕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学会把野生的蚕收集在一起,用新鲜的桑树叶当作饲料,经过精心饲养,发展成为小规模的养殖业,用来生产蚕丝、蚕蛹。【详情】
八家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深处于红石砬子群山之内。常人很难发现隐匿于山脚下、因陋就简的低矮建筑,此类建筑考古学上称之为半地穴式房屋,它还有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地窨子。当年,抗联战士在此站岗放哨,遇风雨暂栖于此。【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