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眼位置刊登了《全国文协出版〈人民文学〉》:“【本报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顷决定出版月刊一种,定名为“人民文学”,由茅盾、欧阳山、冯雪峰、艾青、何其芳分任编辑委员,茅盾任主任委员,社址已觅定北平王府大街多福巷十六号(“华北文艺”社旧址),现正积极筹备中,闻十月一日即可与读者见面。”【详情】
传承与建构中华新文化新经典——茅盾、茅盾文学奖与新中国文学70年
以茅盾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学奖”经过十届的评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中国文学最具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家大奖。它以一种内在的、潜移默化的、不断累积的审美品格和精神追求,推动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建构民族的文学史诗,创造和丰富着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文化生活。【详情】
王安石的咏史诗中,不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评价历史上著名事件的诗作。这类诗作无论是从评价的角度、思考的高度还是议论的深度来看,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价值。 【详情】
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日本大阪,应邀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从2013年到2018年,习近平主席已经六次出席G20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六赴G20峰会,习近平引用的十大典故寓意深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