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社科名家新春寄语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01

           让“理论的中国”更加活起来

  看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三期《礼记》,让我意识到,原来几千年前的典籍还可以演绎得如此生动传神,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我首先想到了“理论的中国”能否进一步活起来?我以为理论界是可以在怎样更加活起来方面作点尝试的。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长期从事理论工作的,可能思想认知有时比较固化,清规戒律较多,条条框框较多,视域空间不大,思想格局不开阔。我很佩服《典籍里的中国》的编剧,创作灵感奇特。我不是说“理论的中国”要像《典籍里的中国》那样活起来,成为它的翻版。这不可能,也不应该!因为“理论”是理论,“典籍”是典籍,各有各的“道”,也应该各走各的道,不能照抄照搬。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同样,宣传和研究理论著述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如果套话老话太多,不敢“讲新话”。恐怕迟早会成为真正的故纸堆。

  其次,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调查研究,问计求答于群众。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树立了榜样。他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到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一整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做到六个精准。这样,如期实现近1亿人口的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消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的绝对贫困现象。这是个世界奇迹、时代奇迹!“理论的中国”要更加活起来,也应当坚持调查研究,了解问题症结所在,问计于群众。还是毛泽东讲的,“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理论的中国”怎样进一步活起来,到群众中去,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高人民间有!

  再次,应有求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从事理论宣传和研究的不少同志,包括我自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方面是个短板。因为经历和学历的局限,对中国典籍知之有限。创新党的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个很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样地,阐发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需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有了这个学养,才能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博大精深文化资源,研究才能更深入;宣传才更有深度。这将成为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条重要创新路径。

  “理论的中国”怎样更加活起来,在学界见仁见智,办法有的是,金点子多得很。只要能细抓、实抓、常抓、长抓,一抓到底,就能见到成效。“理论的中国”一定能够更加活起来!

  (作者:石仲泉,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图片来源:《解放日报》)

           一如既往,一以贯之,一往无前

  2022年世界尽管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却终未能阻挡中华民族振兴的脚步。可以用三个“一”来描述今日中国在世界面前的形象:一如既往,一以贯之,一往无前。这里面既有积蓄了五千年的文化伟力之功,更有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精准导引之力,绝非偶然的幸运。依此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尽管我们眼前仍有许多未解的困境,尽管前面仍会有无尽的急流险滩,却不会动摇我们将航船驶向彼岸的决心和信心。于是想起(宋)朱熹的那首《泛舟》,且擅自将原诗第三句“向来枉费”改成“不枉向来”,表达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不枉向来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者: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图片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官方网站)

           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创造,也贡献于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互为一体的,关键词都是“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已经作了全面论述,提出了5个中国特色,9个本质要求,5个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这些都是理论界需要深化研究的内容。我这里想说的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绝不是说它是在一个封闭环境中创造出来和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它是自主的,也是开放的;它拥有中国特色,也拥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它属于中国创造,也贡献于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在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互动和比较中脱颖而出,并且吸收了各国现代化的正确经验。其中,涉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相似途径,涉及物质技术进步规律,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规律,经济活动领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化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化国家建设水平,等等。为此,继续推进好、拓展好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具体实际的高度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彰显了我们应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回应了西方现代化的缺陷和西方现代化理论对其缺陷的掩盖;动摇了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和产生这一迷思的西方叙述话语体系;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选择。所谓“新的选择”,“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中国特色,“新”在兼顾效率与公平,“新”在现代化腾飞与社会秩序稳定的有机结合,“新”在用可靠管用的制度体系来支撑现代化进程不被打断,遇到问题及时调整,画出重点难点协调攻关,设立目标坚持下去,从而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来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

  (作者:陈晋,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官方网站)

           让现实个体“感受到”有助、温暖和安全

  “人”是哲学理解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和对象的坐标,是哲学的立足基点,哲学首先应聚焦和直面人的问题,应以“人”为坐标或还原到“人”这个原点来理解时代性问题。哲学视野中的时代性问题,主要是影响人的存在和发展命运的根本问题,哲学需要通过把握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理解时代性问题,要理解时代性问题,首先需要把握“人”及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状况。

  这里涉及对“人”的理解。“人”,有三种存在形态,即人类、群体和个体。人类由个体和群体构成。中国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注重从社会性出发理解人及其本质,认为人虽然具有自然本性,但人在本质上首要是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也只有在创造社会价值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离开社会关系,仅从自然本性上理解人,就会把人沦为动物。这意味着人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实体性存在,要从社会性关系和整体性关系去理解人及其本质,理解人成其为人的根据。由此,需要以哲学方式把握当今中国人的存在和发展之现实状况。

  以哲学方式把握当今中国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状况,既要把握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存在和发展状况,也要把握作为现实个体之“感受”中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在疫情发生时,尤其需要把握作为现实个体之“感受”中的存在和发展状况。这里需要区分“话语表达”和“个体感受”。“话语表达”,主要讲的是人们在“文中”“嘴上”所讲的事实。“个体感受”,主要指每个现实的个体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对“事实”及其实效的真切的具体实在感受。应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之深意。这里的“感受到”,表达的是切切实实的实际效果和评价标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就是现实社会的个体对“切身感受”或“感受到”的表达。如果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能切身“感受到”具体的行动措施及其实际效果,就表明我们是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必然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若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没有切身“感受到”具体的行动措施及其实际效果,表明我们在工作中还缺乏具体深入切实的“实际行动”。希望我们的社会多多关切个体人的“切身感受”,这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哲学直面人的存在,当下首先要直面疫情中一些具体个体的生存境遇,即那种焦虑、恐惧、抑郁、呐喊及被抽象化等存在境况,使每个个体能切身地“感受到”有助、温暖、安全的“力量”存在。我们坚信党中央和政府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本理念,关切民众呼声,也定会有更多能让现实个体“感受到”的有助、温暖和安全。借此,在哲学上要树立“多样平等普惠”思维,充分发挥亿万人民创造伟力,让每个个体能平等共享发展成果。

  [作者:韩庆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图片来源:新华网]

           “团结奋斗”是必由之路,也是理论主题

  “团结奋斗”极端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强调“团结奋斗”;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大会主题,也强调“团结奋斗”;二十大报告总结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更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二十大报告最后四个字,还是“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向我们发出的号召,依然是:“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我们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时,不能忘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忘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忘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能忘记“中国式现代化”,同样也不能忘记“团结奋斗”!

  党的理论工作,从来都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理论工作,也要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研究和宣传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也要研究“团结奋斗”,并为“团结奋斗”鼓与呼。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团结奋斗”也是理论主题。

  “团结奋斗”的主旨,在“奋斗”。中国共产党是在奋斗中成长的,党的理论也是在奋斗中发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的:“奋斗创造奇迹。”“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奋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无论是精神,还是行动,都应该是理论研究和宣传的主题。

  “团结奋斗”的要义,在“团结”。历史告诉我们,纵然人多但一盘散沙依然无济于事;真正的伟力不是别的,而是觉悟了的亿万人民的“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的:“力量源于团结。”“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也正如他指出的:“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无论是化解矛盾,还是凝聚共识,党的理论工作理应为“团结”作出自己的努力。

  总之,我们要牢记“团结奋斗”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一名自觉的理论工作者,更要为“团结奋斗”作出理性的贡献!

      (作者:李君如,原中央党校副校长;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为中华儿女大团结做出更多的理论建树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14亿多人聚合的磅礴之力,是我们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新的一年,理论界要为增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画大同心圆、聚合磅礴之力,做出更多的理论建树和理论引导。

  聚合,首先是“聚”。一盘散沙,泥沙俱下,群龙无首,鱼龙混杂,就谈不上“聚”。办好中国的事情,头绪很多,矛盾很多,方方面面往哪里“聚”?其焦点、中心、重心、核心、圆心,无疑就是作为中流砥柱、作为主心骨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来自特别善于“聚”,能够“聚”、确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国强起来的力量,从根本上说来自党的力量,来自“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2023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全球各地区走势将充满新的不确定性,在诸多不确定性中,中国的确定性,就在善于聚合、坚强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是钢”!

  聚合,还要善“合”。天下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世上总有无数的矛盾怎么“合”?“合”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一致性要有多样性基础,多样性必须有一致性指导。既不能过于追求一致性,也不能过于放任多样性,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固守圆心,就要坚决维护“两个确立”。“两个确立”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拉长半径,就要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即全过程人民民主相辅相成的两种重要形式。

  党和国家事业越是向前推进,越需要凝聚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在充分尊重多样性基础上,一致性程度越高,统一战线团结的基础就越牢;在不断巩固一致性基础上,多样性范围越宽,统一战线团结的力量就越大。坚持在一致性指导下发展多样性,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基础上,拉长包容的多样性半径,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做好求同存异、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作者:叶小文,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让全体新市民共建共享美好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和“外地”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大中城市,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长期以来,各个城市对外来的投资者、企业家、科学家等“人才”都很友好,在就学就医甚至购房和缴税方面给予“超市民”待遇。这对于吸引更多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那些来自农村、在城市从事各种中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农民工”和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有限,往往享受不到全量“市民待遇”。现在,国家发展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公平和共享的要求更高,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已经具备了更好满足全体新市民共享美好城市生活的能力。

  近些年北京在这方面做出过很多努力,为各类新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务。现在,许多“二代”新市民已经开始就业,“三代”也陆续成长,需要平等获得发展资源和成长能力。这里我提三点建议,立足数字技术发挥作用,为更多新市民提供服务。

  一是提供更多的小微金融服务。困难群体的金融可得性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相当比重的新市民很少获得过银行信贷,缺少历史信用信息,面临融资难题。数字技术更精准赋信边缘人群,降低小微授信门槛和风控成本,对接小微经营场景精准化获客。数字技术还能降低服务成本:信贷申请、审批、用款全流程线上化自动化,降低单个小微的服务成本。

  二是提供更多的公平教育服务。许多新市民“二代”“三代”接受教育的学校相对较差,教学质量达不到“优质而均等”。现在,教育部和一些优质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高质量数字化教育,这需要从设备、师资、教学组织等许多方面加大投入和做好转化工作,更多关注这些新市民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级和高级职业学校等。

  三是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以往文化消费比较昂贵,现在数字技术为文化生产领域的共创和消费领域的共享提供便利和支撑。2022年,北京人艺以8K高清技术在网上直播了《茶馆》等系列经典话剧,众多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新市民”才得以欣赏了极有代表性的“北京文化”。数字技术为政府提供低成本和广泛传播的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希望今后不断丰富内容。

  (作者:江小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到什么时候发展都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兔的属相之意象就是机敏、欢腾和跳跃。我希望新的一年,我国能够走出疫情的阴霾,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万象更新的气象,经济在恢复中繁荣发展,社会更加稳定和谐,文化更加充满活力,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已经确定,但是如何才能实现目标呢?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过,“一切伟大的目标沿途都是有风险的”。这个世界并不太平,百年变局叠加了世纪疫情,北约东扩和俄乌战争妨碍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经济的正常运行,美西方对中国的打压和遏制,让我们前行路上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有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精神,以坚不可摧的战略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克服一切困难、跨越一切障碍,努力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首先,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即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主要的任务。发展,或者说“拼经济”,什么时候都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无论是硬实力、软实力,还是文化繁荣、国家安全,其物质基础都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在科学技术的自立自强上有新的突破,让别人不能卡我们的脖子。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就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之关键。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团结奋斗,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有成功的希望。中国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而且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大家对许多问题看法未必完全一样。但是,我们必须站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基础上寻找共同的立场、朝向一致的方向,这样才能让亿万民众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大目标而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的,“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亿万民众只要同心同德、团结一致,那就是世间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拦的磅礴力量。二百年前据说拿破仑就说过: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会震动世界的,还是让其睡吧。醒来的中国就像一只天下无敌的雄狮。但是,如果亿万民众离心离德、一盘散沙,那么我们不仅容易被人家各个击破,而且内部纷争就会严重削弱自己。这就是团结一致的意义之所在。只要亿万民众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我们就有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底气,就能够克服一切险阻,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目标就在前边,只要中华儿女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百年夙愿。

  (作者: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

      (来源:《北京日报》2023年1月30日,第9版)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