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活动 | 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的这些水利碑刻亮点多多,你看了么

来源:“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0-09-26

  2020·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期间,除了线上平台的丰富内容之外,各社科普及基地也推出了精彩的展览和活动,其中由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推出的《利济生民—水利碑刻拓片展》就很值得一看,为了帮大家了解这个展览的精彩看点,小普特地来探展。

  一走进展馆,小普的目光就被整齐排列的拓片吸引,黑白之间,无声的文字穿越时空,带来了第一手的历史信息,让人不由得沉思起来。

  展览分润土泽民、治河永定、德感山川、有章可循、解纷确权五个版块,不仅有永定河流域的水利碑刻拓片,还有来自黄河、长江、大运河流域的拓片,时间由唐代到民国,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

  有章可循和解纷确权两个版块,展出了古代刻载有明确年代与权利义务关系的水案碑、渠规碑、示禁碑等水利碑,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水利制度的见证,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依存互动,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的法律制度,打开了一个窗口。

  大量永定河流域的碑刻也出现在展览中。小普了解到永定河流域保存有大量的水利碑石,既是水利文献的载体,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水利文物,是流域文化的宝贵财富。

  除了这些,小普在展览现场还发现了不少亮点:

  潇洒:文征明的书法

  题为《疏凿吕梁洪记》的石碑,刻于明嘉靖二十四年,记录了当时官员疏浚吕梁河的经过,看上去平平无奇,不过撰文的是明朝著名政治人物、官至内阁首辅的徐阶,篆额的是仕途多次起落的韩邦奇,书丹的最为有名,便是被民间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留下不少传说的文征明。仔细看来,文征明的书法潇洒飘逸,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霸气:古人的“到此”

  远远地,小普的目光被“醇亲王到此”几个大字吸引,来到了这个碑刻前面。清末王德榜主修永定河水利,光绪七年(1881年)醇亲王来考察,王德榜刻石纪念,留下了这个并没有走远的瞬间。原碑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丁家滩村,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探看。(小普温馨提示:本章内容仅供观看,请勿模仿)

  喜悦:穿越时空的“乐熙熙”

  丁家滩村另有一个摩崖石刻,也跟王德榜有关,石刻上书两行大字:统师徒,杀水势,燕民从此乐熙熙。水患一直是古代人民的一个大敌,永定河流域屡遭水患侵袭,留下了不少惨痛的历史记录。一个“乐熙熙”,让今人都能感受到古人战胜洪水的喜悦之情。

  除了本次介绍的《利济生民—水利碑刻拓片展》,永定河文化博物馆还有常设展览《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平西抗日斗争史陈列》,也值得一看。更多亮点,期待大家来现场探索。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头沟路8号↓↓↓

  没时间来现场也没关系,大家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到VR展厅线上看展~

长按识别 看VR展厅

  接下来几天,小普还会带大家到其它分会场转转,敬请期待!

  (图文由“京社科”原创;北京社科普及基地—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提供资源)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