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述闻·古都文脉》| 悠悠古都 文脉绵延(二)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1-02-05

       当这本散发着墨香的《老北京述闻·古都文脉》出现在眼前时,我感到了由衷的欣慰和欣喜。作者袁媛是我的年轻同事,供职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从事古代典籍整理研究工作。大约是2018年夏秋之际,我将她推荐给编委会,参加撰写《老北京述闻·古都文脉》卷。她很有兴趣也颇有些忐忑。她说,兴趣来自于因求学来到北京,一住就是十几年,对这座城市已有很深的感情,也一直保持着探索的好奇;忐忑则是因为对北京历史素无研究,积累甚少,恐怕难当此任。但好在,最终,兴趣战胜忐忑,才有了今天这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老北京述闻·古都文脉》

  “古都文脉”,简单来说,就是讲述北京的历史文化脉络。这个题目并不好写,一来内容庞杂,不易把握,二来,前人论述已多,难见新意。然而作者却凭借勤奋和巧思,找到了一种别具特色的写作方式。正如她在《前言》中所说:“我们希望既勾勒出北京几千年来文化演进的大致脉络,也将历史长河中那些闪闪发亮的珍珠捧呈于前;希望既讲述历代统治者、士大夫阶层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举措与成绩,也关注平民百姓的文化生活和创作;希望既探索朝代更替、时局变化给北京文化面貌带来的影响,也去揣摩体会人们在世变沧桑中的隐微心曲。”这部书从历史变迁的大格局着眼,而落笔在那些具体的人和事上,由大观小,以小见大,既让人感受到轰轰烈烈的历史潮流,也能体会到处于某个时空之下的人们的悲欢离合。这样的讲述,是生动鲜活的,是带有温度的。

  《古都文脉》以朝代为纵线,分为先秦、秦汉至唐、辽金元、明代、清代、民国六部分,分别命名为“千古悠悠”“边地幽州”“融合与新变”“眷兹北京”“皇皇之都”“新旧之间”。前两个部分,文献记载相对较少,于是作者在考古发现中寻找线索,注意到琉璃河遗址和大葆台汉墓,用来呈现当时北京地区文化发展的面貌。讲述唐代北京文化时,又关注唐诗中的幽州,道出当时地处边地的北京独特的精神面貌,也为本书增添了几分瑰丽、雄伟的色彩。

《古都文脉》国图藏新刻韩诗外传 第一卷

  如果说前两部分因文献不足征,使得写作难免有掣肘之虞,那么,进入辽金元时期后,格局、笔调便骤然开阔了。书里写都城营建,写南北大运河,写民族碰撞融合,写众教杂处,这些话题似乎已经超出文化史的范畴,却又是了解成为都城之后的北京之文化不可或缺的背景。作者并不将其视为背景介绍,而是从中去挖掘其中对北京风貌影响深远的内容,去寻觅它们留存至今的遗存,在古今对照下思考北京文化如何在历史巨变中逐渐生成演变。

  “融合与新变”的最后一篇也很有意思,说的是“燕京八景”。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形成于金代,而在明清有所发展。作者抓住这个自然文化景观,考其源流,既描绘各处景观之妙,也道出不同时代的人对它们的认知体会。面对争议颇多的“金台夕照”,书中说道:“我们也不必拘泥于各代的‘金台夕照’孰真孰假。‘金台夕照’的变迁中所折射出的北京文化传统的传承与重塑,也许才是今天最值得玩味的内容吧。”从中可见作者的眼光。

  明清是北京文化史浓墨重彩的部分,资料多,分量重,对今日影响也最为深刻。《古都文脉》对此也用了相当的笔墨,既介绍明代皇家藏书、《永乐大典》、宫廷画院,清代的三山五园、“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四库全书》,也讲述明清士大夫的文化生活,如明初“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前后七子”、京城私家园林、清代琉璃厂、宣南会馆和往来其间的鸿儒才俊,并留意到明清的市井生活和与西方的交流碰撞。也是在这部分,作者更多地关注到历史中的“人”,通过他们的诗文去揣摩他们的心路历程,令人常常有唏嘘之叹。

  作者曾坦言,这本书的写作是一场意犹未尽的旅程。我猜测,其所指很可能是民国部分的写作。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余年,却有那么多故事、人物值得书写玩味。大约是受篇幅所限,这部分展开不太充分,在讲完此期间的大学、文物收藏与南迁、作家对北京的书写、京剧变迁之后便匆匆煞尾。虽然说意犹未尽也是一种回味,但仍期待作者对此另有开掘,写出新的作品。我想以她写作这部书的经验和积累,这种期待是不会落空的。

  (来源:《北京晚报》2021年1月29日,第23版;作者:赵前,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图片:原文配图)

         往期回顾:

    《老北京述闻·营国故事》| 老北京的营建秘密(一)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