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地名看明朝军事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1-04-21

延庆永宁古城 刘平 摄/TAKEFOTO供图

  明永乐帝建都北京,为防止北方蒙古部落侵扰,设立九边重镇,置近百万军队沿线屯守,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信息传递网络和边防保卫机制。如今,北京及其周边有很多地名与明朝军事有关。比如“卫”、“所”、“堡”、“铺”、“拨子”、“墩”……该怎样解读它们的军事含义呢?

  卫与所 拱卫京师

  明洪武年间,天下初定。朱元璋开始在边境建立卫所,军民分籍,实行卫所制。卫所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兵营组织。明代卫所的官兵是要带家属的,称之为“军户”。为了养兵,又不费国家财力,朝廷便在卫所实行屯田制。军丁在卫所中轮流戍守、屯田。战争期间从征调发,和平年代则回归卫所耕地种田,屯田收获用来供给军队以及军户的生活所需。

  卫所受“都指挥使司”管辖,它是明朝的省级军事单位,简称“都司”。都指挥使司(指挥使正三品)下辖若干个卫。每卫5600人,分为“中、前、后、左、右”五个千户所,每所1120人。千户所设正千户一名,正五品。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每所112人。

  明朝北京所辖的地方称为顺天府,顺天府所辖各州县设有二十四卫。其中通州五卫,涿鹿、遵化、蓟州各三卫,密云、三河各二卫,良乡、武清、丰润、玉田、香河、平谷各一卫。

  如今,北京郊区不少地名,还保留着当年历史的痕迹。比如,怀柔区的渤海所村,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它是弘治年间设立的“拱护陵京”千户所,后称为渤海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顺天府的卫所,明朝政府在长城沿线设有九个边镇,这些边镇也设有卫。其中就有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永宁卫。

  在九镇中,宣府镇(今张家口市宣化区)为九镇之首。永乐年间,九镇驻军总数为86.3万人,其中宣府镇便驻军15.1万人。它所辖范围为:东起居庸关四海冶(今延庆四海镇),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1023里,它从东至西拱卫京师。

  宣府镇又分成东、西、北、中四路设防把守。宣府东路统辖隆庆等州,为了加强防御,隆庆州下设有隆庆卫、隆庆左卫、隆庆右卫、永宁卫这四卫。

  永宁城坐落于明皇陵万寿山之后,防御功能十分强大。永乐十五年(1417年),永宁卫设置于永宁城内,把守着从四海冶堡到靖安堡180里的范围。永宁城不大,却驻守着永宁卫和隆庆左卫两卫共八千多人。

  数十年后,永宁的战略位置又得以强化。成化五年(1469年),宣府镇设东路参将(正三品),常驻永宁卫。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宣府镇副总兵(正二品)移驻永宁。这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一个七品的永宁县,只管辖一个县衙和中食屯一条胡同,其他地方全是官军所辖,可见永宁卫防御地位的重要。

  如今延庆永宁古城内仍有很多当年的称谓,比如卫后巷,就是明代永宁卫指挥使司的后身;左卫巷,就是隆庆左卫指挥使司所在;城中有中所屯,乃永宁卫的中千户所的驻地;城北有左所屯、后所屯,乃左千户所、后千户所的驻地;城东有千家店,应该是前千户所的所在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延庆永宁周边村镇的人,去永宁,都说“上卫”。1974年,永宁左所屯村西,发现古墓穴7处。墓志记载,墓主吴氏原为江苏句容人。明初迁徙于此屯守,生息繁衍。所以,左所屯村亦有“吴家坟”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卫所官军都是世袭,也就是世世代代的职业军人。明初,朝廷为职位世袭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卫所的武官去世后,依次由嫡长子孙、次嫡子孙、庶长子孙等顺序,袭其职。

  皇帝对卫所官军后代的教育非常严格,对于不从事军事学习的,惩罚力度极大。《顺天府志》记载,洪武二十二年,卫所官员有的不教儿子弓马,却教其他的技艺,都被严惩:有的学唱戏曲,被割了舌头;有的学下棋,被打断了手;有的学蹴圆(踢球),被卸了脚;有做买卖的,被发配至边远地区充军……据载,府军左卫千户虞让的儿子虞端吹箫唱曲,虞端的上唇连鼻尖都被割了。

  堡与铺 读音随功能而变

  北京附近很多地名带有“堡”字,但发音各不相同。有念bǎo的,有念bǔ的,还有念 pù的:如土木堡(bǎo)、米家堡(bǔ)、十里堡(pù)。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好理解。有军事城堡功能的,叫堡(bǎo);带有围子的村庄,则叫堡(bǔ);具有驿站功能的,叫堡(pù)或者写做“铺”。

  明代时,宣府镇共有军堡60座,其中隆庆地区有四海冶堡、周四沟堡、黑汉岭堡等十来座。嘉靖十六年(1521年)十月,鞑靼兵到延庆州城外烧杀抢掠。此时,正值巡口北道佥事张愚抵任,他督令军民在所居之处筑堡130余处,以防劫掠。

  现在延庆还有24个带“堡”的村子。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村庄的防御功能早已不复存在,名称逐渐都发bǔ的音了。而当时曾经重兵防守的四海冶堡、周四沟堡、黑汉岭堡,如今连“堡”字都没有了。

  如果当驿站功能来讲,则有急递铺和暖铺两种,它们都由驿站管辖。暖铺具有传递和接待两种功能,急递铺只有传递功能。急递铺,是我国元、明、清时期专司传递官方文书的通信组织。明代的急递铺基本沿袭元制。据估计,明朝在全国约设置急递铺14000余所,“急递铺,凡十里设一铺”。顺天府十七县设有急递铺108铺。其中昌平州有城铺、长坡铺、南口铺、双塔铺、榆河铺等八处。宛平县有急递铺十二处。这些急递铺每铺设铺司(铺长)一名,铺兵三名。

  景泰、天顺年间,明政府在北临沙漠、南至居庸、西抵云中方圆千余里的范围内,设暖铺69处,共有房舍831间,每铺相距十里。暖铺除沟通邮传,递送军政文书外,还负责接待蒙古使臣及过往官员。每铺设铺长一人,负责管理铺务,接收公文,登记簿历,分派铺兵传递公文及接待蒙古使臣。据记载,宣府镇东路有寿字暖铺、岂字暖铺、是字暖铺、域字暖铺等十多处。

  拨子与墩 守兵们的驻地

  昌平如今还有地名叫二拨子、四拨子,延庆则有西拨子的名称,关于“拨子”,说法不一。笔者认为这是明代小股部队和驻地的统称。

  关于西拨子,明代《西关志》卷二载,明景泰年间置有“摆拨”,“其本关(居庸关)摆拨军士,自本关八达岭起,南至京师兵部门前止,东至灰岭昌平州止,共十一拨。督察员一员,军士44名,马25匹,每半月一换,轮流传报。”西拨子在八达岭之西,称“西拨”(以东五里称“东拨”)。该地形成村落之后,名“西拨子”。由此看来,所谓“摆拨”,就是巡逻哨探传递军情的小股士兵以及驻地。

  关于昌平二拨子、四拨子,有人认为是警卫京城至巩华城沿线的军士。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在昌平沙河镇附近建起了一座行宫:巩华城,作为巡猎和谒拜皇陵休息之用。为了保证出行安全,专门设立一个安全保卫机构——巩华城汛地,并在“汛”下面设“拨”,也就是沿线的巡护哨所。因此,从巩华城由北往南一线设立了头拨、二拨、三拨、四拨、五拨等。每个拨建有烽火台,驻十余名军士,并配有火炮用以报警。

  另据《隆庆志》载,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署都督佥事刘鉴奏报:“京师与怀来止隔一山,请自怀来筑斥候(烽火台),直至京城德胜门外之土城。遇事,举火以报”。皇帝奏准。昌平的这几个“拨子”,正巧处在这一条线上。同事宗春启先生曾考证,这几个“拨子”正是建于景泰初年。因此我认为“拨子”应该是墩台和哨兵的统称。

  墩台作为明代边防体系的一环,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军情警报网络。根据所处位置和担负任务不同,名称也有不同。修筑在长城沿线上的为塞烽,也称烽燧、烽堠等;修筑在长城内地交通要道、山川谷口上的为警烽、传烽,也称为大路墩、腹里墩。墩台之间的距离,一般是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但也不绝对,根据地势旷阔不同距离也不一样,近的不到一公里,远的也有十公里。戚继光《练兵杂记》中所说:“梆鼓相闻为一墩……相去惟以视见听闻为准,不相间断。”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望京,就与当年的望京墩有关。景泰元年(1450年)闰正月,于谦奏请皇上:“京城四面,因无墩台瞭望,寇至不能知其远近及下营处,卒难提备,可用四面离城一、二十里或三十里筑立墩台,以便瞭望。”同年七月,在京城北面和东北面,“筑德胜门双综铺及东直门外望京村墩台”。如今望京墩已不见踪影,但望京村里的老人还记得,早年村南有一土包,人称“单墩”,应是望京墩的遗迹。

  墩台白天燃烟为号,称为“烽”,夜间燃火为号,称为“燧”。到了明代,除了燃放烟火之外,还有放炮和点灯。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彼有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余人举放二烽二炮;一千余人举放三烽三炮;五千余人举放四烽四炮;一万余人举放五烽五炮。”

  隆庆年间,戚继光总理蓟镇练兵后,将烽制编成口诀以便墩军掌握:“墩军瞭见贼从何方入犯,昼则放炮扯旗,夜则放炮扯灯,邻墩如式接应照下口诀行之:一炮青旗贼在东,南方连炮旗色红,白旗三炮贼西至,四炮黑旗北路凶。”夜晚,“一灯一炮贼从东,双灯双炮看南风,三灯三炮防西面,四灯四炮北方攻。”

  明代墩台哨兵,又称墩夜或直拨、横拨,主要负责墩台及其附近的瞭哨传讯。在墩台上,除数名军士彼此互相照应之外,还有动物相伴,组成一个负有军事任务的小团体。明代若干史料对于墩台上的生活空间与内容,有许多记载,其中以嘉靖年间徐充的《暖姝由笔》所记最为有趣:边墙里墩台,四面壁立,高三丈五尺。每个墩台有守军五人,侦查一人,做饭烧水一人。台上置四窗,四人各守一窗,饮食起居都不离开。其中有鸡一只,负责司晨;猫一只,用以定时辰;狗一只,用于警夜。天明时,先悬软梯,纵狗从梯而下,如果没有敌人,则人下去挑水。当闲来无事时,守军学习结网巾,织得好的还能卖钱。墩台的边墙有二重外濠,其中设有栈坑,偶尔有鹿投其中,守军“闻鸦鹊噪,出墙钓得之”。这一记载生动地呈现了守墩军士的值勤空间与生活形态。

      (来源:《北京晚报》2021年4月20日,第28版;作者:杨立君;图片:原文配图)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