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谈诗论文常常说“诗言志”“文以载道”“意余于境”,所言“志”“道”“境”等,就是中国文论的关键词。这些字词渊源深远、内涵丰厚,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与人生意趣。然而,外国友人一方面赞叹中国文论的博大精深,一方面又感到难以翻译这些关键词。【详情】
就文学写作而言,网络时代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能让这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以写作为职业。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媒介革命的力量。网络以纸质媒介无法比拟的广度和速度,把文学送到千千万万人手中,中国网络文学就是一个例子。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注册作者已有两千多万人,其中活跃作家接近百万。【详情】
汉语俗语是在汉族人民的口语中形成并广泛流传的定型语句。它来自民间,通常以语句的形式存在,或单句,或对句,或连句,形式活泼,朗朗上口,以俗喻理,简练、形象而有趣。俗语表达了一定地域范围内民众的生存环境、生活经验、智慧、习俗和价值认同等,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资源。俗语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详情】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记忆留存,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与密码。汉字发展数千年一脉相承,但形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丰富的字体样貌。汉字字体演变的历史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从古文字阶段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演变到今文字阶段的隶书、楷书、行书,每种字体都与文化相关。【详情】
文字可以传递意义和发音信息,而阅读本质上就是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对应语音并获得理解的过程。阅读障碍则是学习者在智力水平正常和教学充足的条件下,阅读能力依然落后于同龄人的情况。虽然各种语言的体系不同,但不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障碍发生率却较为接近。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语音加工缺陷是拼音文字阅读障碍的核心认知根源。【详情】
“文风如人”,文章是一面镜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风格和智慧。邓小平的文风就像他的行事作风一样,简练、平实、富于创新。“删繁就简三秋树”,邓小平文风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他的文章、报告总是言简意赅、主题明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