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广:北京通州漕运码头(组图)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6-29

   通州之名本身就与漕运有关,取运河漕运通畅周济之意。800多年来,通州地区一直是漕运及仓储重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历史上的通州曾是河湖荡漾、波光粼粼的景象。清朝时,每年要有几百万石漕粮,汇集通州的石坝、土坝,然后沿通惠河,经护城河,转运到京城仓库。随着岁月流逝,通州几个古老的码头都已不复当年之繁华,只能想象那时的盛况。

      “漕运码头”位于大运河东岸,占地11550.76平方米,整个外景包括门脸房、过斛厅、结帐房、粮仓、城墙、角楼、石牌楼、木牌楼、灯塔、辘轳井房等共计1134.66平方米。此外,还有旗杆、石狮子、镇水兽、大台阶等,在运河岸边还有客船码头和货船码头各一座。其中过斛厅采用绿色琉璃瓦顶,歇山单檐屋面,其余建筑全部采用小青瓦硬山屋面形式,城墙角楼、灯塔、轱辘井房采用尖式小青瓦屋面,整个场景再现了清朝中期漕运码头的盛景。

  当然,这个码头并非当年的漕运码头,而是为了拍摄电视剧《漕运码头》而复建的。现存的“漕运码头”,地势高敞,视野辽阔,是登高眺远之处,柳荫四合的院落,碧波红蕖的堤岸,皆可收于眼底,存于心上。

 

  拍摄者:杜智广,北京市通州区

  拍摄地点:漕运码头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