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高:半山——杭州的桥梁博物馆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6-25

   在杭州市主城区的北部,有一座山脉,主峰叫皋亭山,坐落在江干区丁桥镇境内。主峰向东迤逦延伸,直到余杭区政府所在地临平。主峰向西的一段,山势较缓,山也不高,只有主峰高度的一半左右,所以唤作“半山”。山脚下有一条河,名曰“上塘河”,学界尊称为“隋运河”,是真正的隋煬皇帝开凿的大运河。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选登

  运河向西南,八三年三堡船闸未建之时,上塘河上的船只,可以进入市中心的梅花碑,从艮山门坝子桥进入东河,经凤凰桥、新桥、太平桥、万安桥、菜市桥、直到断河头,古时候,翻坝可进入浣纱河,再翻坝,可进入西湖。当年陆游去四川做官,从西湖的暗门(即如今的清波门)出闸,到艮山门籴场,花了一天时间,才进入上塘河。上塘河上有许多坝口,通过坝口——金家堰、善贤坝、姚家坝、东新坝等,可进入现代大运河水系;向东,直通海宁,也可以过坝进入太湖水系。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选登

  这山,乃兵家要地,是杭州城东北大门之卫士,也是屯兵卫戍之要冲。这上塘河,在1980年以前的1000多年中,担负起了交通命脉的作用,是杭州市的动脉血管之一。半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庙,叫半山娘娘庙,每年都有几次庙会,香火很旺。正对着娘娘庙的山道,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叫衣锦桥,现代人叫它半山桥。昔日,杭州、笕桥、彭埠等地到娘娘庙烧香,这是必经的通道。桥面是台阶式的石拱桥,桥长35米,宽7米,高8米,横跨上塘河,雄伟壮观。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选登

  上塘河上,这样的拱桥有很多座,半山桥西边有李王桥(永宁桥)、东新桥二座,东面有徧福桥(民国初塌毁)、赤岸桥,星桥,临平以东也有许多座。全都是高拱型石桥,桥洞下有石板,是纤夫的走道,纤夫可以方便地从石板上通过,一般的帆杆不必落蓬。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选登

  在五十年代中期、距古代石拱桥西面一百多米处,造了一座公路木桥,这座桥是当年为杭钢、杭玻、牛奶公司及后来的省肿瘤医院的发展而建的。通了公交车,设了“半山桥”的站名,名声大增的。 这座公路木桥造好后,老的衣锦石拱桥就退出了路桥的功能。幸好,还能保存到今天,实在是大幸的事。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选登

  当年的木桥,可以通行汽车。但因桥面较窄,两辆大型的汽车不能在桥上交汇,车到桥头要等候一下,好在五六十年代汽车少,倒亦无妨。那时候,生活节奏比现在慢不少,相互礼让一下,客观上比现在容易做到。经济在发展,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经济开始复苏,这座木结构的公路桥,已不适应交通的拥挤了,政府把这木结构的桥拆了,建了一座水坭钢筋砼的拱型桥,可以双向通汽车。桥名仍习惯地叫“半山桥”。所以,这两座桥,公路桥与石拱桥同了用一名称,这在桥梁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选登

  到2008年09月,因兴建秋石高架路,要穿山接通山北的国道,这座公路桥又一次迎来了拆建更新的春天。新的高架路依照老线路过上塘河,从省肿瘤医院、半山娘庙的东侧建造皋亭山遂道。把公路桥拆了后,施工队为了方便行人与小车通行,在原公路桥址的二边架了两座便桥,可以单向通行汽车与行人,在公路桥的老位置上,架设高架桥,看来会有三座公路桥并存在一起了,区区 150米之内将有一座千年古石拱桥,两座普通便桥,一座现代化高架桥,四座桥,而且同用一个名,也可称奇迹了。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在这条上塘河上架桥,好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快捷且毫无悬念。时代的进步实在快呀!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选登

  半山必将腾飞,我们的生活必将越来越好!

 

  作者:杭州市皋亭山文化促进会会员 卢永高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浙江段)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