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良:触摸绍兴古纤道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6-22

(编者配图,图片来源于光明网)

  出古镇东关西街口,步行十五分钟,有条与古运河依偎在一起的古纤道。前些天,我为搞好文物普查,兴致盎然地去了这条古纤道。

  古纤道两面临水,通体由石块砌成,凝重地静卧于一方。当我轻足慢步地向它走去,远远的,就感觉,迎面的是一位历史长者:它从漫长的历史隧道而来,饱含沧桑,容貌苍白,“缺齿少牙”,肌体已疙瘩斑斑,肤色呈青黛混浊,但我定神一瞧,发觉它的骨骼还是那么的坚挺,躯体是如此的壮实,精神中显露出一种特别的灵气。它是历史赐予后人的一份不朽的礼物,是故乡一道难得的风景!我深情地这么认为。

  史料有载,古纤道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为备战吴国,反复运载兵械,“拦境江水,修中富大塘”,筑山阴古水道,初现纤道的雏形;东汉顺帝年间,会稽太守马臻,为根治水患,筑古鉴湖堤塘,背纤引舟;西晋会稽内史贺循动员百姓,改进运载方法,修凿运河,理堤为路;唐宪宗元和十年,浙东观察使孟简,治理鉴湖改造纤道;直到明朝,经过不断的修整后,才建成完整的石质纤道。从此,这里汪洋沼泽不再,泛泛水域远逝,良田连畈,村落缀缀。纤道在作出水利贡献的同时,更为交通运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一直认为古纤道不仅存世久远,更是改造自然的丰碑,是交通运输的孤本,而弥足珍贵。

  我对古纤道特别的钟爱,不仅因为它历史久远,也不只是它功能伟大,还因为它的独特构造和文化蕴藉令我敬佩。这条古纤道全长数千公尺,一概用开槽立柱插板石为岸头,工艺紧细,岸身坚挺,保护强度大,比柯桥要精致得多。那边纤道是墩墩相随、梁梁相接,这里纤道是立板相衔、槽柱连接。

  如论文化质地,这里的石刻记事也是我仰慕的内容之一。这段纤道岸头石立板上,凿载着历朝历代百姓修缮助银的世事,这些对古尘往事的记载,正说明其文化底蕴之深厚。记得有一年,一位省城来的专家曾告诉过我,这石刻虽只写“某某年重修,王氏助银两千文”“朱门李氏出资五千重修”“某某堡三房杜氏助银重修二仓”,廖廖几个字,却展现出百姓义举助修的精神,尽管从字体功力看,并不高超,多出于草木才子之手,也有出于石匠之手的,但每幅都是难能可贵的石刻书法作品,一件连着一件,壮观异常。这些深厚的文化珍品中,可惜眼下已有个别板块因遭受碰撞而破残,但我对它们仍是如此敬佩,深心怜爱。

  古纤道一直以来是人来船往的热闹之处,这一点被前人看重,把此地当作礼教宣传的宝地利用。过去,在这不长的地段里,建了三个忠孝石亭,两个记事石碑坊。这些亭、坊中间树有一块大石,上面凿刻着悼祭仙逝长辈的守孝子女的事由,给过往人们仰读。这些亭子造功讲究,雕刻细腻,是一件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但后来这些亭子被毁灭无存,只能成为一种传说。这次我来到古纤道,寻思之间似乎又依稀看到了它的存在。

  还似能确信,这条古纤道上留着皇上的恩赐。当地群众如是说,如果没有皇上恩举,就没有这里的一大一小两座桥。

  据当地百姓传说,那年乾隆皇帝游江南,乘船经过这里,见几位农夫在纤道的南北间翻运谷物,十分的艰辛,乾隆一经探问,知晓因纤道上没有造桥才如此辛苦。乾隆明察事由后,马上下旨派人造桥,方便农家劳作。在不长的时间里,纤道上造起了一大一小两座桥,并且按照皇帝旨意,在大、小两座桥梁南、北侧面,分别凿上“巽水腾蛟、太乙生元”和“紫微拱照、百福骈臻”两副楹联。教诲民众,扶正添益,颇有道气,又俱盛意。乡民尊记缘逢皇上恩赐,就将这两桥分别起名为大堰(缘)桥、小堰(缘)桥。今天,大堰(缘)桥仍精神地坐卧在属于它的地方,风采依旧。可惜的是小堰(缘)桥已被损坏。

  踯躅于古道,就像进入了历史殿堂,那里的一石一板,都牵引着我的眼球,使我沉醉于它蕴藏在深处的灿烂光芒。这是传承着浓郁文化的纤道,它流淌着纤夫的汗水,它存留着欢乐的笑声,是家乡人民的财富,是祖国的瑰宝。现今,这古纤道虽经过世事变迁而遭到冷落,多少显得有些凄凉,但仍无处不饱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处不闪烁着夺目的色彩和光华。

  触摸古纤道,权作心灵对它的一种“朝圣”。

  作者:赵国良,浙江省绍兴市。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