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阿根:浙东运河的今生前世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5-30

(编者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浙东运河,始称萧绍运河,也称西兴运河。2013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将江南运河、浙东运河列入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第6批公布的京杭大运河打包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春江帆急撇轻波,两岸青山转眼过。暖翠浮岚看不足,渡头唤客夕阳多。”这是近代诗人方翔澡赞美萧绍运河写下的诗篇。

  一条运河,流过1700多年的历史,人们称它是浙东平原上的黄金水道,是连接吴越和中原的水上高速公路。浙东运河在各个历史阶段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它留给后人是厚重的人文底蕴和灿烂的文明历史,是沉甸甸的宝贵财富。

  浙东运河的悠久历史

  浙东运河前身为萧绍运河,原系山阴古水道,早在2500年前春秋时代越国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据《越绝书》记载:“山阴古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五十里。”当时利用天然河港,沟通了越国帝都会稽(绍兴)至边境萧山铁岭关(西兴)和周边的湘湖、白马湖和钱塘江。

  晋代,萧绍平原旱涝灾害频繁,大旱时许多河流断水河床干枯龟裂,鉴湖和湘湖水无法用来灌溉农田。会稽山阴人士贺循于永嘉元年(307)任会稽相内史,主持开凿萧绍运河,自会稽(绍兴)城西开挖至西兴,故亦称西兴运河,全长78.5公里,资金由官方和民间捐赠,官方出资的称官河。从西兴穿萧山县城段叫城河。萧山段南与与湘湖、白马湖、南门江、西小江沟通,北和钱塘江沟通,形成萧山中东部四通八达的水网。宋乾道年(1165~1173),绍兴鉴湖湮没,朝廷因漕运和外贸需要,疏浚鉴湖,沟通运河经上虞入曹娥江,转东北入姚江、甬江,至镇海口出海,后统称浙东运河,总长239公里。

  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

  浙东运河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作用是巨大的。位于运河岸边的萧山衙前东岳庙的一幅楹联:“龛赭锁重门屏藩叠障;东西分两浙吴越通衢。”不仅指的是衙前,也指浙东运河的地理位置举足轻重。

  从政治军事上说,它是军事要道。

  春秋时期,吴越交战,越失江北之地,钱塘江将吴越两国分隔。江南固陵(西兴)有铁岭关,为越国边疆。吴越两国多次交战,越国利用山阴古水道,运送水军、战马、兵器、粮草。湘湖、白马湖作为越王勾践的军港和操练水军的地方,也是双方交战的战场。越王兵败被困越王城山大本营,吴王馈赠米盐,嘲讽越王弹尽粮绝早日投降。越王从山上水池捉得两尾鲤鱼回赠,吴王知其并未断粮暂且退兵。北宋诗人华镇有诗曰:“兵家制胜旧多门,赠答雍容亦解纷。缓报一双文锦鲤,坐归十万水犀军。”

  公元前111年,福建东越王余善作乱,朝廷派水兵征剿,发兵经浙东运河至宁波出海前去讨伐。

  日本侵略中国,也把运河当作战略要道,汽艇不断地在河面巡逻,为控制运河水道,光在萧山境内长山、北干山、西山等运河边的山上建造碉堡,不时向运河和西小江两岸发射炮弹,炸死炸伤不少平民百姓。

  旧时传递官方政令和信息,从京城到州府一级级下来,北方以马为交通工具,南方以舟船为交通工具。北方来的文书信件,过钱塘江到西兴驿站,然后下递则以萧绍运河为驿道,通过沿途驿站和递铺传下去至绍兴、宁波、台州等知府。萧山境内的驿站递铺全在运河岸边,县城段的驿站在梦笔桥畔,足见运河作为驿道的作用。直到1925年萧绍公路建成,萧紹运河才停止了水上驿道的角色。

  从经济上说,浙东运河是内外贸易水上运输的交通要道。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朝廷为征集皇粮,浙东运河是水上运输的高速公路,所以特别重视疏凌、维护和管理。宁绍平原物产丰富,盛产稻米、棉花、油料、肉食、水产,朝廷从宁、绍、台、温征集的物资,大多通过运河运至西兴,用人工或牛车驳至外江码头运至钱塘江对岸的京城。

  已故的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描述:“东接大洋,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天下。浙东运河从宁波镇海外通大海,内经萧绍运河连接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相连,河海联运,内外贸易接轨的黄金水道,也是世界大通道的水上高速公路。”

  宋代开始,高丽、日本、硫球、安南等东南亚各国来使朝拜中国,都是从宁波三江口进入浙东运河,至西兴过钱塘江再经京杭运河到京城。元至正《四明续志》中也有记载:“南宋庆元年间,凡和中国贸易,高丽与日本诸藩至中国者,惟明州(宁波)一港。”尔后从宁波进入萧绍运河,当时从海外输入商品达160种,而到元朝进出口贸易品种多达220多种。

  在以水上交通为主的年代,浙东运河带动了两岸的经济。就萧山境内而言,从西兴的古街、旅社、餐饮、理发、运输、铁竹木生产,到萧山县城的大小商行,均分布在城河两边的上街下街的五里青石板长街,凤堰桥上街的发电厂,东门严家底的油坊,还有陈公桥、长浜沿临河的茶馆酒楼,及米市鱼巿,南北干鲜果品。东旸桥下街的大昌醤园、戴合兴孵坊,仓桥下街的竹林寺妇科,都有千百年历史。半爿街是萧山羽毛羽绒发源地和集散中心。萧山东门外转坝早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就创办了第一家民族工业一一合义和丝厂,四年后又创办了通汇公纱厂。建国初期,转坝成了中国最大的黄麻集散中心一一华东黃麻收购供应站。衙前新林周曾是运河上的一个码头,衙前镇老街一直是粮油收购加工集散地和木船制造修理基地。至钱清,经柯桥到绍兴,再到宁波地区,沿运河一带的手工业、粮油作坊、造船业及商贸业特别发达。

  浙东运河的农业水利排灌作用

  浙东运河的水利排灌作用是宁绍平原农作物丰收的保证。两岸平整的土地,阡陌纵横,溪流遍布。青葱的麦苗,金黃的菜花,水田里的秧苖随风卷起绿浪,沉甸甸的稻穗展示着丰收的景象。雨露滋润禾苖壮,庄稼离不开水,农人用水车将运河水引入稻田,而㓋灾又会淹没庄稼造成颗粒无收。

  南朝齐永明年间没西陵埭,堰埭使运河具备蓄水排水和灌溉功能。唐元和十年(815),会稽观察使孟简筑运河官塘,使萧绍两地数十万亩农田受益。尔后,各朝各代不断修筑和完善堰埭,在运河上建造水门水闸。明嘉靖三十二年(1533),知县施尧臣重建萧山县城,开陆门5座水门3座,上世纪80年代前站在东门板(城桥)上还可以看到西侧城河上的石制水闸。萧绍运河萧山段民国前有永兴(西兴)、清水、凤堰、陈公桥、转坝、霪(行)头、涝湖、吟龙等25座闸坝,形成运河水系排灌网络。新中国成立后,萧山人民政府在运河两岸建成许多抽水机房和机埠用于排灌。在小砾山建造翻水站,遇久旱未雨时用于农田灌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萧山电力紧张,采取以水换电,将水调剂支援绍兴市用于农业生产,绍兴市将用电指标调剂给萧山用于工业生产。

  浙东唐诗之路

  千年流淌的浙东运河,是一条唐诗之路。唐代诗人们从杭州经西陵渡或义桥渔浦进入萧山,泛舟萧绍运河,经绍兴入曹娥江溯剡溪而上,至新昌嵊县到天姥山、天台山,一路观赏景色一路吟诗作词。形成了著名的浙东唐诗之路。唐代2200余位著名诗人,有400多人经过萧绍运河。李白四入浙江,三到剡溪,二上天台山。杜甫20岁开始旅行浙东,长达4年之久。正因为这条运河,使许多唐代诗人李白、杜甫、贺知章、王勃、王维、孟浩然、刘长卿、皇甫冉、戴叔伦等留下许多赞叹萧山的诗篇。而宋朝范仲淹、王安石、陆游,元、明、清历代诗人在唐诗之路和留下的诗篇,已成为不朽的文学遗产。

  夜航船

  夜航船是夜间航行在运河上的乌篷大船,靠人力摇动两支橹前行,是旧时萧绍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每晚从西兴出发,次日凌晨到绍兴城里。以走亲访友的乘客为主,也有往来两地的小贩。萧山人把萝卜干、大种鸡、杨梅贩到绍兴,次日早上就在巿场销售。第二天早上船从绍兴返回,绍兴人把五香豆腐干、霉千张、腐乳挑到萧山,上岸后村里叫卖。也有绍兴人把锡泊运到萧山加工银锭元宝(迷信品),发放完毕坐夜航船回去。

  鉴湖女侠秋谨外婆家在萧山城厢镇,来往多是坐这种夜航船的。

  绍兴烧香船载着一船虔诚的老妇,分两旁整齐地坐着,她们晚上从绍兴出发,来萧山老狱庙烧香,一路由东向西而来,香烟缭绕,木鱼叮笃,口中大声念着“阿弥陀佛”,常常引得两岸行人驻足观看。

  古纤道

  长长的古纤道是运河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编者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康熙《绍兴府志》记载:“官塘,即运道塘,在府城西十里,自山阴迎恩门起至萧山,唐观察使孟简所筑,明弘治中知县李良重修甃以石。”纤道用青石板构筑,石板长1.5~2米长,宽0.5米,临水面多用双连石砌成。旧时也称“水官道”。清代始纤道由地方乡贤和慈善人士资助,衙前境内现存塘石上尚可看到资助者姓名和时间。背纤,因货船载重量大,船行走慢,需纤夫背着纤绳在岸上牵引。

  “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 ,上世纪60年代出品的彩色影片《舞台姐妹》,那只载着越剧演员袁雪芬、傅全香的大篷船,纤夫迈着沉重的脚步,沿着运河纤道把她们从嵊县到绍兴,从绍兴到萧山,过杭州转到大上海。

  农民进城交公粮卖爱国粮和余粮,积满了土肥出城的船只,也用纤绳背纤。遇到桥梁,纤道从桥脚下过。

  目前,柯桥至绍兴城区一段纤道保存最完整,经修整后,完好的呈现在人们眼前。

  古建筑

  运河水由西向东悠悠流淌,一路流过是一路风光。两岸古村落古建筑星罗棋布,石桥水影,碑亭牌坊、凉亭古庙、廊街石板路、古樟绿竹,连同古纤道,构成江南水乡风光和特色水文化。

  1. 古桥

      单说从西兴到衙前段运河,青石板拱型圆洞(孔)桥就有上百座,还有不少青石板平桥。萧山城河上就有7座,最早的建于南朝,也有唐宋明清朝代的,现存的圴为清代修复或重建的。每座桥都有一个故事或一段诗话,让人感叹不尽。梦笔桥有“梦笔生花”“江郞才尽”之说,回澜桥的桥联:“半巿七桥足徵东土人烟聚,一河六港汇出南流地利兴”,反映了当时萧山县城的繁华。从县城过半爿街向北拐弯至油树下,似游龙戏凤的三座不同方向的桥首尾相连,船夫称之“三碰桥”。上世纪80年代此景被上海电影制片厂选中,陈鸿梅、王诗槐、高淬等著名演员在这里拍摄《飞来的女婿》影片。经行头桥(建萧绍公路时改建)向东,姑娘桥、和平桥、双桥、永兴桥、牌坊桥、保隆桥等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拱型石桥横架河面,直至衙前和钱清。有趣的是有姑娘桥便有姑夫桥,险些闹出两个村子的风波。保隆桥则与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轶事有关。

  2. 寺庙

      运河两旁寺庙林立,反映了佛教文化在萧绍一带来的兴旺。萧山城西的蒙山的老狱庙,相传小康王之前的徽宗钦宗两位皇帝被金兵擄去,这里是他们的衣冠穴 ,因此香火极盛。向东有隆兴寺、祇园寺、江寺、小城隍庙、转坝的文昌阁、螺山资教寺、新林周的永新寺、衙前的东岳庙等。都是年代久远,有千年历史。萧山县城东门外的小城隍庙,成了中外学者和佛教界人士研究佛教文化的圣地,一位日本人三次专程前来考察。

  3. 牌坊

      萧山新塘街道娄下陈村内,原桥旁有一牌坊,故桥名为牌坊桥。清末年间,一次龙卷风卷走了牌坊的翘檐。后来萧山一商人在川做生意时惊异发现竟在成都某处。于是当地人把牌坊称之"无头牌坊"。萧山县城东门半爿街南岸,原先有十数座石牌坊整齐地竖立在运河畔,大致是朝廷勅封文臣武将,或女人守寡贞节之类。1956年12级强台风吹坏了一些,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全部拆毁。

  4. 茶馆酒楼

      江南水乡,运河之畔,人们以水为乐趣。茶馆酒楼比比皆是,多为临河而建。而且挑出河面,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从西兴老街,到萧山县城万寿桥、西河,特别是东门板桥、长浜沿、东旸桥、陈公桥,茶馆白天晚上热闹非凡,说评书,唱越剧,江湖艺人进进出出。生意人喝罢茶到酒楼,谈生意好坏,灵市场信息。

  5. 红色沃土

      运河两岸是点燃革命烈火的红色沃土。1921年,早期的共产党人沈定一,在衙前举行农民运动,在运河边的东岳庙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在衙前老街创办了农民子弟小学。抗租抗粮的斗争烈火波及绍兴和上虞等地。萧山东门转坝,宋梦岐等7人组建成立了中共萧山第一个党部,尔后在通汇公纱厂成立萧山首个工会和妇女协会。从此,萧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罢工、减租减息斗争。又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民间传说

      运河两岸,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悲欢离合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杭城求学,十八里相送,也从运河纤道上往来。梁山伯相思入骨病入膏肓嘱母建坟立碑的吴桥镇,据说就是柯桥镇。新塘龙舟中的孝女曹娥,寻父不着投江自尽曹娥江,也是浙东运河一段。乾隆皇帝游江南,一路从运河乘龙舟向东过新林周,大臣问当地官员前面是何地?地方官员答是“吟龙闸”,再前面是“新发王”。这位大臣吓了一大跳,心想皇上是龙,岂可被铡,把龙铡了,又新发一位皇上,势必天下大乱。于是说服乾隆,调转船头南下西小江去绍兴。此事成了讽刺统治者的一则笑料。

  一河向东流,景色看不夠。浙东运河也是历代名人旅游最隹选择。北塘观潮、乌篷听雨、桨声帆影,登山入湖、吟诗作画。

  运河周边的美食众多,萧山萝卜干,杜家杨梅,萧山大种鸡,抲桥香干,绍兴黄酒,上虞葡萄,慈溪年糕,余姚榨菜,宁波海鲜,让人大饱口福。

  有人以为浙东运河在历史上与京杭大运河被钱塘江隔开,其实两者是沟通的。北岸有浙江闸和龙山闸,南岸有西兴闸和新坝闸,沟通了南北两条运河与钱塘江的水路。浙江闸在杭州南星桥萧公桥南,龙山闸位于杭州白塔岭下龙山河口,两闸均建了五代时期的吴越国时代。西兴闸位于钱塘江南岸西兴镇,新坝闸位于萧山义桥镇。都建有渡口、码头、过堂行、牛拖船。而临浦镇的峙山闸则沟通浦阳江和西小江、南门江的水上交通。因此,京杭大运河与浙东运河始终是相通的,著名历史学家、地理水利专家陈桥驿教授生前说过,"京杭运河可称京甬运河"。

  2002年,省市政府部门决定疏竣、拓宽浙东运河河道,从三堡船闸,经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汇合处三江口,在义桥镇扩建新坝闸,进西小江,过钱清江、曹娥江、姚江、甬江入海,避开了西兴至萧山境内河段。2007年12月完工,2009年试航,2013年正式运行,始称杭甬运河,实现500吨级货船畅行无阻。

  如果从杭州坐船出发,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到宁波,到各地走走看看,欣赏两岸风光,民俗风情,重游唐诗之路,一定是妙趣横生。

  

      作者:金阿根,浙江省作协会员,萧山休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