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珂:云溪桥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23

云溪桥(作者供图)

  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又名廉川桥。桥畔原立一通篆刻于明嘉靖年间的《卫河廉川桥碑》,现存浮丘山碧霞宫,记载了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为重修石桥,百姓和官府群策群力,仅用了百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的过程。因当时,造福于民的浚县知县魏沣,字廉川,故曰“廉川桥”。

  这座造型古朴、雕工精良的五孔石桥,全部由条石堆砌。500多年来,每天承载着来来往往的各式大小车辆。石桥上,雕花石栏上翘首的石狮,栏杆四角雕有花纹的石鼓,桥洞券额上典雅的石刻花纹,券额正中及桥畔石壁上威武的石雕兽头,桥下四角活灵活现的卧姿水兽……仿佛都给这座坚硬的石桥注入了血液和气息,使之有了生命与活力。

  云溪桥长60米,宽12米,高10米,五个桥孔,中间桥孔最大,两边逐次缩小。孔与孔间突出的三角形分水石,如船头般分开水面,可减轻河水冲击。云溪桥的桥面由红石、青石铺就。这些一米多长的条石在岁月的打磨下,磨去了棱角,光滑如玉。桥面两侧的几块青石被曾经往来穿梭的马车磨出深深的沟痕,只有红石依然平整如砥。

  在浚县黎阳镇晏庄村一农户家院子里,有一石刻墓志铭。铭文中的主人原为地方古建筑师。铭文载,民国六年(1917年),“为一劳永逸,改为红石,行人至今称道不衰。”云溪桥畔有位卖爆米花糕点的师傅世代做古建营生。他说,这云溪桥上的红石质地坚硬、耐磨,是建云溪桥的上选石材。“以前我做古建的时候,见识了外地很多古建筑,都没见到这种红石。”

  云溪桥西头北侧河畔,一棵五百多年的古槐,悠闲、恬静地凝望着穿梭往来的车流,似乎在遥想着这里当年的繁华美景:桥上车马奔波,桥下百舸争流……

  云溪桥所横跨的卫河(隋唐大运河浚县段),是南北大运河的要道。自东汉末年,曹操 “遏淇水入白沟”通漕运,至20世纪60年代,已有1700多年的漕运史。

      卫河养育着两岸儿女,养育着靠卫河而生的船工们。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有时也会给船只和沿岸人民带来灾难。云溪桥下四只石刻镇河水兽趴蝮(龙生九子之一,镇水患,为桥的守护神),桥下西南角石壁上的兽头(如图)……都是人们为镇住水害,祈求平安的吉祥符。

  因卫河清澈如溪,人称卫溪,岸边氤氲翠绿的杨柳和烟波浩淼的水面好似烟雨,故文人学士将此盛景称之为“卫溪烟雨”,为浚州八大景之一。元代诗人马德华的一首《卫溪烟雨》脍炙人口:“淇流窈而曲,绿竹何森森。阴舍烟雨重,影落溪潭深。斐然武公德,卫风有遗音。相期砺孤操,勿移岁寒心。”后来,因云溪桥下常有燕子呢喃,似情人间低语吟唱,百姓又把这一景象,称为“云溪燕语”。紫燕穿梭桥洞,扁舟游弋水中,“云溪燕语卫水舟”的美景,遂成为美谈。当地民间“运粮河里跑花船”的俗语也是出于此。

  浚县古城因黄河水的泛滥,从汉唐时期南邻黄河,到明洪武三年(1370年)迁至大伾与浮丘山间,期间几度变迁。留存至今的,便是眼前这座“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明代古城。与古城几乎同时期兴建的云溪桥,不仅成为明代浚县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运河之上的标志性建筑。

  云溪桥将东西两岸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是古城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水陆纵横的交通,带来了当时浚县古城经济文化的繁荣。云溪桥畔的顺河街、鱼市街、古城西大街,是当时古城最为繁华的地段。

  云溪桥是隋唐大运河上重要文化遗存之一,是隋唐大运河漕运历史的重要见证,为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云溪桥所采用的五孔券顶及桥下三角形分水石的修建手法,不但为当今建桥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之处,而且也为研究我国古代石质桥梁建造技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马珂,河南省浚县古城保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