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19
在江苏讲到经济,常州是经常提到的一个城市,源于它的经济实力,曾经号称江苏的“四小龙”之一。每每开车路过常州,坐火车路过,总是匆匆地一撇,从没有去过常州。这次自己决计要去一下常州了。
京杭大运河穿常州市而过。交通要道两边,易于产生商贸经济。申遗的主要河道就是西起篦箕巷、东到东坡公园这一段约十公里长的河道。河段与常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并行。常州段的古运河最大的特点就是桥了,号称常州运河“四大桥”。
东坡公园(作者供图)
东坡公园,位于东市河、关河与古运河交汇处,三面环水。西边就是古运河。河道一点古的意味都没有。河道宽敞,大约有60-70米宽,岸边修葺十分精致,几乎没有船运。几只苍鹭在水里寻觅着小鱼。
东坡公园门口有一寺庙,有一古制石桥“飞虹桥”,跨越关河。问游人和工作人员,此桥是否古桥?有说是,有说移建。
飞虹桥(作者供图)
公园内有一移建的“广济桥”。它原来是横跨古运河的。由于运河拓宽,将古桥拆除,移建于公园内。据说为了适应环境,桥的体量被缩小1/3。桥体旋转90度,和古运河平行。走在桥上,桥体宽大,可以想象一下,原古桥是十分的高大宏伟了。
广济桥(作者供图)
古运河河道的精彩之处在于西段,就是篦箕巷到西水关一段。
篦箕巷(作者供图)
篦箕巷,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还有一个最实用的名称“大码头”,有明代仅次于金陵驿的江南大驿“毗陵驿”,清代常州城三大接官亭之一“皇华亭”。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此上岸,也是林黛玉乘船离家去南京的码头。“毗陵灯火”的牌楼华丽矗立。昔日繁华的商街,如今清冷幽静。誉为“宫梳名蓖”的百年老店“老卜恒顺梳蓖店”也是们口罗雀。倒是岸边的文物介绍牌,不甘寂寞,排成一排介绍这里曾经的辉煌。
文享桥(作者供图)
文享桥,也是常州四大桥之一。老常州西郊八景中的“文享穿月”说的就是它。同样也是在拓宽古运河河道时,被缩减了体态,再旋转90度和河道并行,是全新的石料打造的“古桥”;坚守在这里,只是提示那些爱好文学的红楼粉丝:这就是“宝玉升天”所在地。
岸边的一段明城墙吸引了我。城墙就220米左右的长度。1923年,开了一个单孔城门叫“西灜门”。城墙的高度和宽度都不大。城砖也不是像南京城那样的大城砖,就是一些象市民盖房子的砖头所砌。开城门是为了救火时取水方便。但是此段城墙又一精彩之处是:居然有一“马面”。这是城墙防御的一种重要设计,南京明城墙就没有这个设计。
沿河道向东,是“西水关”。水关,一般是调节城内河道水位和协调船舶通行运输的。常州的“西水关”,显示了调节水位的作用。
沿西水关的河道入城,就可以看到“青果巷”的路牌。青果巷是仅存的江南水乡区域。这是古时傍水而居的商家的聚集地。路牌还是蓝色的。青果巷正在整修,将恢复到古时的水乡民居的建制。附近还有瞿秋白同志纪念馆可以参观。
常州人文底蕴深厚,还是值得我们仔细阅读的。
作者:谢白,南京大学退休教师。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