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白:大运河无锡段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16

  无锡,去过无数遍。很小的时候,随家长去;中学跟班级去;大了,自己去;工作了,出差去。去的最多的地方是鼋头、惠山公园等地。说到无锡大运河,那是不知道跨过了多少回。它就在无锡市中心,河上无数条桥沟通两岸。晚间,在运河岸边散步,看河上南来北往的船只,听航船激起的水波拍击河岸的涛声。住得离运河稍微远一点时,可以立在窗前,看它河面上日出日落的霞辉,然后看两岸霓虹灯在水面上的倒影婆娑。

  今天的大运河无锡段,是古代京杭大运河经过1958年、1976年改造后的大运河。河道被拉直后更为宽敞,城市在运河岸两边快速发展。真真的古代大运河河道,在现代高大建筑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狭小,渐渐的都快被现代的人们所遗忘。

  古运河窄窄的,有几座江南特有的拱桥横跨在河道上。河边人家有台阶连接河道,走下台阶就可在运河里洗涮;推开临河窗户,就可从船上买到米面油盐、谷果蔬菜。如今,古运河的漕运功能已经消失,留给今人的是历史的记忆。

惠山浜(作者供图)

  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乾隆每到无锡,都喜欢去拜会惠山寺。惠山古镇,就是乾隆皇帝登岸的地方。从京杭大运河到惠山脚下这段河道,无锡人称“惠山浜”。河道的顶头就是乾隆皇帝上岸游惠山的码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处旅游重地,天天人山人海。这里还可以看见中外文化的交织,最初接触西方文化的商人,在中式建筑间建起了西式的小楼。河边的旧宅成为了博物馆,静静地接待着探寻历史、回忆旧梦的游客,静静地让你体会其间的文化。

  在书本里和网络中搜寻古运河的信息,一个陌生的地名,第一次跳入我的视线——黄埠墩。黄埠墩,在惠山浜出口处,是运河中央的一个小岛。来到运河公园附近的河岸,见河中有一小岛,绿树环抱一座古式建筑,一个趸船码头。询问河边散步老者证实,这就是黄埠墩,不知它是怎样形成的,是古代挖运河时故意留的,作为检查、收税的关口?河的东岸就有一个“米市”的牌楼,留给人们猜想的空间。

  古运河道边上,最重要的景点就是南禅寺了。至今依然烟火鼎盛。寺庙里供奉的佛还是那尊佛,只是拜佛的人变了。求保佑的事变了。

  城市包蕴着文化。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需要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我们的历史和过往的脚印,看看我们过往的辉煌和成就,探寻一下我们历史文化的来源。

 

      作者:谢白,南京大学退休教师。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